Connect with us

副刊

無定向學堂:教育樞紐再起動 海外宣傳拓收生 更多元包容

發佈於

【明報專訊】2023年《施政報告》數天後發表,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有意把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措施包括放寬資助大學取錄非本地生的比例,由20%倍增至40%。香港不止一次提出教育樞紐、教育產業的願景,今時今日再度擺上議程,有學者認為政府需要釐清發展目的,才能讓資源用得其所。

將教育產業化 曾惹非議

翻查資料,教育樞紐一向是香港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早於2004年《施政報告》,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把教育(和醫療保健)發展為產業,滿足港人需求的同時,服務內地和亞洲居民。之後繼任的特首曾蔭權,在2006年高調委任政務司長領導跨局督導委員會,研究推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策略。最終落實的措施方向,與近日消息非常相似,包括提高非本地學生入讀高等院校的學額比例、放寬工作限制等。

杜倫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盧一威補充,當年港府致力把教育產業化,背景是正值經濟不景氣,期望教育成為新的經濟支柱,「將做得好的社會服務嘗試賣出去,其實當時醫療都是這樣,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雙非孕婦」。由於大學向非本地學生收取更高學費,而這些外來人口又會帶來經濟活動,因此輸出教育服務可以成為推動經濟的方法。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分享,以前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工作,發現大學為當地創造很多工作機會,「的士司機都告訴我『暑假就很慘』,我問他『點解呀』,佢話因為學生都走了,少了很多生意」。

不過,把教育產業化、商品化這概念曾惹非議。曾蔭權當年推動發展教育產業,遭學界代表批評是把教育變成一盤生意,忽略教育質素。雖然教育局網頁一直列出「香港發展為區域教育樞紐」這政策目標,不過實際上曾蔭權年代過後,港府少有再推出新措施。

太依賴內地生 局限發展

到底何謂國際教育樞紐?與教育產業有何分別?盧一威指前者在學術討論中有一定義,「樞紐背後的想法就是跨國教育,講緊學生的流動,同時是學校的流動」。香港似乎較聚焦於招收國際學生(用家),不過跨國教育的理念,也包含吸引海外教育機構(服務提供者)設立分校;同時還有其他呈現方式,例如與海外大學合辦課程、開設遙距課程等。他舉例中東的卡塔爾、多哈,東亞的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地方一直致力發展成教育樞紐。各地動機不一,可能是輸出教育服務「賺錢」,也可能為填補人力資源、提高學術研究水平。這次港府再提教育樞紐的目的為何,待《施政報告》解畫。

從教育理念來看,收生多元化能讓學生有裨益,這是教育界的共識。盧一威說,學生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共事,有助建立全球公民的身分。目前大專院校的非本地學生以內地生為主,時常為人詬病,「為什麼抗拒太單一的收生來源,比如放在香港,我們太依賴內地同學,就是達不到我們這個理想」。即使站在內地學生的角度,也不是一件好事,「長途跋涉坐幾小時飛機,然後給那麼多錢讀書,但發覺身邊一班同學都是講普通話,或者都是約了放學一起去吃海底撈」。

有人或許質疑,外地學生畢業後未必留港就業,或視香港為前往歐美發展的跳板,是否值得政府投放這麼多資源?「當然在經濟上未必即時帶來好處。」莫家豪續說:「這班人受訓之後,覺得香港好,將來或者成為我們的專才,或者回國後做一些重要位置,將來影響我們的外交和內交。」他提到自己以前在香港大學任教,當時的學生現已在中國人民大學擔任要職,非本地生未來分散於全球各行各業,若遇上與香港相關事務,在港的生活體驗必然影響其想法。

香港如何突圍?

兩學者均同意招收更多非本地生的好處多多,問題並非應不應做,而是做不做到。香港高等教育已經具備發展成教育樞紐的基本條件,一個城市竟有多達5間大學入選全球百大,數間只是成立短短數十年,力證香港的教育水平。不過,要吸引海外學生前來就讀,不能只靠排名。為何他們要選擇香港,而非歐美、澳洲等留學大國?要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學者列舉幾個值得思考的要點:

(a) 鎖定收生目標 重點出擊

近日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留意到大學的非本地生主要來自內地,鼓勵向「一帶一路」地區及東盟國家收生。盧一威曾在本地大學任教,憶述當時負責招生的同事時常周圍飛,「他們會去中亞,比如那時候聽說去哈薩克斯坦,因為相對富裕一點,出石油出天然氣」。莫家豪則留意到印度一些富裕家庭,不一定安排子女到歐美升學,反而香港和新加坡也能吸引他們花錢入讀。

不過,富裕學生選擇多,在他們眼裏,香港這個選項可能是與歐美直接競爭。轉看東南亞,不少地方收入水平不如香港,當地人前來讀書是頗為昂貴的選擇。盧一威教過來自哈薩克斯坦、柬埔寨和緬甸的學生,全部均獲取港府給予的獎學金。他認為以獎學金作為誘因,並非不對或不應做的事,只是政府要有清晰的政策目的,「究竟我們想他們付費來,還是我們給錢資助他們來,這是很不同的思路」。若然為的是吸引他們留港,補充本地人力資源,政府就需要計一計數。

多年來本地大學一直努力開拓收生來源,不過非本地生仍是以內地學生居多。政府如何加強支援,才可幫得上忙?莫家豪認為,中亞、東歐以至南美國家存在收生潛力,現時只靠個別院校對外宣傳未夠理想。最近他收了一名墨西哥博士生,「他說飛28個小時來香港,想跟我做論文,因為我的範疇他很有興趣。他都吸引到嚟,真的有這樣的人」。莫家豪希望政府可以提供資源及協調,讓宣傳工作不是「散收收」地做,以集體力量說好香港高等教育。這種推廣同時也在重塑香港品牌,提升國際形象。

(b) 留意適齡學生人口下降潮

高等教育國際化固然符合教育理念,但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本地學生對政策存疑也很合理。所謂資源包括師資、宿舍、獎學金等等,這些都不是無上限,莫家豪特別點出宿舍不足的問題,「研究生已經有一個預期,不會幫他解決居住問題,但是本科生或者有這個期望」。他建議考慮租借空置酒店作宿舍,由非本地生自費,也是吸引商界參與的商機。

資源始終此消彼長,增收外地生引來本地群眾反彈,新加坡早有先例。盧一威一直留意當地情况,政府曾經大張旗鼓推動教育樞紐發展,2002年提出環球校園計劃(Global Schoolhouse),積極引進海外大學成立分校,並大幅度增收非本地生。有關政策卻引起本地家長和學生不滿,甚至被指是執政黨輸掉2011年大選的原因之一。在那之後,政策開始轉向,新加坡政府積極增加只取錄本地生的公營大學學額,又關閉一些海外大學分校。同樣情况會否在香港發生?「如果早幾年講,要本地大學多收外來學生,我相信應該會有很大的政治阻力,但是今時今日我想不是一個很大的concern(顧慮)。」

現時重推國際教育樞紐願景,還要注意另一背景。適齡學生人口下降潮目前正影響中小學,再過幾年則會殺到大專院校。盧一威計算過,連同自資院校學位,將來大專學額將會超出中學畢業生人數。換言之,所謂外地生與本地生爭奪資源的情况,未必成立,甚至自資院校或出現收生不足的危機。近日報道引消息指,8間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上限有望調高,莫家豪認為其他直資院校也應納入考慮,尤其是發展較成熟的3間私立大學,「將個餅做大」。

有意見提出,政府可考慮逐步調高非本地生的比例,甚至有朝一日撤銷限制。莫家豪對此有保留,「除非我們的容量有這樣的能力去做」,如果資源追不上學生人數,教育質素下降,反而有違教育樞紐的目標。

(c) 吸引畢業生留港工作

盧一威和莫家豪接觸過不少外地學生,均認同他們最終是否留港實屬個人選擇,有些甚至在來港讀書前,已經想好畢業去向。政府固然要有便利措施,吸引他們把留港工作列為選項;另一方面,他們在學時對香港的印象亦很重要。莫家豪指出香港的大學早已國際化,主要以英語授課和研究,領先鄰近一些地區。不過,香港市民對多元文化的包容,亦是構建城市形象的關鍵,「引咗人嚟,但他不留低,因為覺得你都不喜歡佢,拒絕佢」。他舉例當回教朋友來到香港,大學飯堂有沒有適合他們的食物呢?

盧一威在英國任教,指出當地大學現時講求EDI,即equality(平等)、diversity(多元)、inclusion(包容),不論本地或外地學生,也會注重他們的福祉及在學體驗。但留學生感到被孤立,在英國的大學也有發生。很多學生跟隨他做研究,選擇以「文化融合」為主題,因為他們都有親身感受。他發現當地學生願意反映,而大學亦察覺是要處理的問題。外地學生來到香港,當他們走出校園,又是否得到社區的接納?「要想一想如果想他們留低長遠發展,你怎樣幫他們落地生根?」

文˙ 朱令筠

{ 圖 } 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