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文化推廣達人}李安 Minecraft「現代六藝」打動年輕人 推廣中華文化要貼近生活、帶出樂趣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本周三將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除經濟房屋及教育等重中之重的課題以外,文化亦是一大焦點。有報道指其中包括設立「宣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謂以不同形式堅定文化自信,強化香港文化硬、軟實力,並向世界展示云云。有關辦公室的組成細節,甚至是否屬實仍有待公布作實,但消息甫傳出,先讓一直在這個範疇深耕細作的李安肉緊到彈起。此李安並非名導李安,卻於文化出版界內廣為人知,現為三聯文化基金創辦人兼主席,「愚見以為在香港這個地方推中華文化的向度可以闊些……」李安(Anne)關注到成功關鍵在於受眾的接收方面,無疑這裏面有她30多年來在文化事業中跟「受眾」打交道的經驗之談:「總之,切忌照本宣科,狹窄地理解中華文化的範疇和推廣。」無論最後有沒有一個特設辦公室,推廣中華文化肯定是本屆政府甩不掉的角色,於是邀得Anne坐下詳談分享經驗,說說在香港宣揚中華文化之難,和有什麼竅門。

「土製漫畫」系列推手

在出版、文化界,較多人因「土製漫畫」系列認識李安(Anne),她是這個系列的推手,一直也致力推廣香港文化。

她在2005年出版過《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把眾多香港電影工作者訪談輯錄成書;2006年開始,編「土製漫畫」系列,現在知名的插畫師門小雷、黃照達、江康泉都在其中;到2012年,她再策劃「香港經典」系列,把街道、電車等本土特色收錄。

Anne在1991年入職三聯書店,服務30年後,近年以副總編輯的職位退休。對她來說,文化是深度的生活,不止看到事物的表面,這對每個有修養的人都很重要。

Anne加入三聯時,抱着以知識影響社會的信念工作。三聯書店的前身是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均由關心國是的文人創立,在合併前、後,務求用思想救國;Anne的抱負,或多或少受到他們影響。Anne不是很「中華」的出版人,沒有句句附帶詩歌成語,和普通市民一樣常穿smart casual。但她發現自己面對的受眾,是沒有什麼閱讀習慣,也因填鴨式教育對歷史知識反感的一代香港青年,比自己的一代對中華文化認識更少。

對此,她在2013年轉為編寫中華文化書籍,出版「圖說中華文化故事」系列,與台灣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教授合作,將趙、秦、楚和齊國的40個成語故事,逐個獨立成冊,亦邀請小學教師修訂,確保內容適合教學。但Anne在2017年編《Minecraft學歷史——中國八大場景》後,才對推廣文化的方式有更多想像。

Anne認識了科技教育團隊「Koding Kingdom」後,發現用青少年熱愛的Minecraft遊戲,可以砌出歷史場景。「年輕朋友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可以這樣來推廣文化。」她再聯絡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教授張偉國寫內容,配搭在Minecraft上還原的8個中國歷史場景,如兵馬俑、《清明上河圖》和滿洲八旗兵制等,遊戲即變成學習。

電玩比賽學歷史 大受歡迎

退休前,Anne着力在2018年成立「三聯文化基金」。她工作的地方,從以前放滿書籍的三聯書店辦公室,變成在葵涌堆滿活動小冊子和道具的共享辦公室。她不再只是出版書籍,而是推廣廣義的中華文化。見記者有興趣,Anne拿出兩個活動時剩下的復刻香囊,供記者留紀念。

她說:「我推廣中華文化,是讓年輕人有一個坐標去認識世界,他們不一定最終會強烈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分,可能是世界公民。有些在外國長大的人,可能真的不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要緊。」受民政事務局前副局長許曉暉女士的建議啟發,Anne用慈善團體的方式成立基金,讓她有機會申請政府或私人機構的資助,做文化推廣活動。

成立第一年,她就成功延續用遊戲學歷史的方法,獲飛越啟德運動基金資助,舉辦兩屆Minecraft創作比賽「建構中的歷史」。「我們定一個題目,比如成語或歷史場景,然後讓同學們自己發揮。入圍的作品個個都很精彩,他們自發去找素材,我們再讓學者去輔導,修正一些用錯了的元素,到決賽完成度已經很高。」

「做書很被動,賣不賣得好很難講,市場也細。相比之下,做活動很直接,也可以親身接觸同學仔。」Anne說兩屆Minecraft比賽都有數百人參與,學生的踴躍反應也讓她安慰。學生的題目古有唐三藏取西經,近有英國水手殺死村民林維喜。可惜,資助只有兩年,到現在比賽都未有第三屆。

公社科內地考察未到位

雖然Anne在推廣的中華文化,跟內地、香港的教育趨勢一致,但沒有因此與政府廣泛合作。她說,與政府、學校的合作多數是單次委約形式。「政府可以幫忙提供場地,或者傳播資訊,但資源就沒幾多,我們多數靠私人機構資助。」目前,三聯文化基金由Anne義務工作,另有一個合約員工。

Anne觀察近年國民教育活動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社科)的活動,開始擔心。「公社科要去內地考察,一定會看鴉片戰爭那些。但這樣的安排,有沒有做review(檢討),學生是否看了覺得有趣,有更多國民認同,自豪?」她明白身分認同不是數學,不是「1加1等於2」,沒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但要確保不要「用錯力」。

以教育局資助中學公社科到內地考察為例,Anne懷疑每每參觀課本上出現的歷史地點是不是最好。「教育局考察的初衷可能是見到課本內容有,那考察就去,但不會想這樣重複不一定好。」在每次基金會活動結束後,Anne和同事都會派發問卷,檢討成效。她希望政策不要空泛:「如果成效不好,就要檢討。不是說了有個目標就算,要思考怎麼做才好。」

那Anne的目標是什麼?她回應道,「我們推廣中華文化的出發點,是因為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的,我們自己有孔子,也在印度吸納佛教文化。我們是用一個中性的態度,去認識國家的豐富文化」,「認識之後,(國家身分認同)你有就有,冇就冇。不打緊,但起碼先要認識」。

「六藝」研習生樂此不疲

她眼中的中國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價值和審美。而在香港推中國文化,要夠多元,要人感受到貼近生活和有樂趣。「認識中國文化是找一個坐標,比如琴棋書畫,茶道、花藝,認識是但一樣之後,如果有興趣,再深入去學,再橫向了解其他國家。」

三聯文化基金與港大文學院前副院長陸人龍教授合作編寫的《認識中國》叢書,以主題(地理山河、文字和古書、飲食文化)而非編年史分冊,亦用橫向比較的方式讓讀者認識中國,比如中國的地理、人口與其他國家比起來,究竟差別有多大。

基金另辦「現代六藝」研習營,為中小學生介紹禮儀、樂舞、武術、駕馬車、書法和數學6種「基本」才能。對「禮儀」,Anne找來劇場人,用現代表演藝術切入;對「樂舞」,有中樂團、尺八樂手和舞蹈家的教學;對「武術」,則有香港錦標賽前冠軍示範。她也找專家來講述如何養馬、擺箭陣。參加的同學反應踴躍,「有一次碰上即將打8號風球,有同學說:『可能不會掛8號呢!』他們不想走」。

Anne認為時代變更下,要完全恢復「六藝」已經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但仍可從現代生活出發,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美學。身為資深編輯,她很強調活動要打動人心,否則受眾無感,就是白費心機。

在「漢服之美──歷代中國服飾復原」計劃中,Anne邀請上海「裝束復原」團隊,來港分享戰國至清初的漢服。同樣地,她不是要照辦煮碗,把古時服裝複製出來。在認識漢服的剪裁和穿戴方法之餘,基金會同時舉辦catwalk及現代演繹工作坊,更邀請時裝設計師鄧達智為參加者分享。Anne透露,因為當時募集的資助不夠,曾自掏腰包為這個計劃提供資金。

結合科技 中文書識講故事

那麼,Anne的下一步為何?當有媒體傳出,本周特首李家超將在《施政報告》公布設立「宣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三聯文化基金會還有必要另辦中華文化推廣活動嗎?Anne對政府的計劃不敢完全樂觀,擔心照本宣科,狹窄地理解文化。「政府真的要訂下評估機制,希望未來的文化辦公室不是又一個辦公室,重複跟以往一樣的事情,單向規定。」

Anne正在着手基金會的新發展方向:「從推廣香港文化,到中華文化,現在開始做多元文化。」這可能讓人覺得是Anne的又一個業務轉變,但她說中華和多元文化,是同步的發展方向,通過和不同文化對比,香港的年輕人才能更明白自身。此外,「我們說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但其實香港人對其他族裔有多了解?其實是不多,你看,在地鐵如果是『非我族類』,旁邊有時是不會有人坐下來的。中西文化交流不是得個講字,要從教育開始」。

Anne抽出十幾本與教育局合作、針對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而設的「快樂閱讀.中文書」系列;除了《中國新年》,還有《開齋節》和《文化共融》。下月,她將為三聯文化基金啟動「香港文化想像」計劃,主要服務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同樣橫跨中外文化。用「點讀筆」在「快樂閱讀.中文書」書頁上一點,筆上的喇叭代替Anne,告訴記者穆斯林「在開齋節會穿新衣,和中國新年一樣」、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正是香港的特點」。

文˙ 梁景鴻

{ 圖 } 李紹昌、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