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港大理大非本地新生 達核准學額34% 張仁良撐放寬「20%限額」 倡獎學金吸帶路學生

發佈於

【明報專訊】8間資助大學收非本地生的「20%限額」有望提升,消息稱《施政報告》公布放寬至不多於40%限額。近年不少大學非本地生呈升勢,港大和理大上學年取錄的一年級非本地學士生,達核准收生學額約34%。教大前校長張仁良支持放寬限額,建議提供獎學金支援「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

八大6校逾「20%限額」

教資會回覆本報數據顯示,多間資助大學近年非本地一年級學士生持續上升,上學年6間大學收生均超出核准收生學額的20%。其中港大上學年取錄1058人,達核准收生學額3040人的34.8%,成八大之冠;其次是理大,收807人,達34.3%(見表)。

至於全校整體情况,港大和科大的非本地生最少連續5年超出「20%限額」,其中港大由2018/19學年取錄2826人,達核准收生學額的20.6%,一直升至上學年的3636人,達26.3%,是八大之中最高。科大由2018/19學年的1667人(20.7%),升至上學年1913人(22.6%)。

港大:積極維持內地海外各半

本報向港大查詢哪個原居地的非本地生佔最多,校方未正面回覆,稱今學年取錄的非本地學生來自40多個國家及地區,港大積極維持當中內地生與海外生比例各半,又說「港大作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按教資會的限額從各地盡錄優秀非本地生。

今年8月卸任的教育大學前校長張仁良向本報說,原本的「20%限額」局限大,應有所放寬,有助大學邁向國際化,尤其對綜合型大學有幫助。他稱,英美學生未必首選來港,相信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學生而言,香港則是首選,「無論那地方窮不窮,一定有尖子」,又說非本地生畢業後可留港工作,縱回鄉亦是「掛着香港畢業的招牌」,或吸引更多當地人來港讀書,建議教資會和八大為「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提供獎學金。

張:不應塘水滾塘魚

對於有指增收非本地生或剝奪本地生的教學資源,張仁良稱「每課室坐多一兩個(非本地)學生,沒什麼大不了」,院校不應「塘水滾塘魚」,認為香港學生亦可多與非本地生交流從中學習,院校要保障本地生學習機會,且解決非本地生住宿等問題。

教資會未回應哪學年起放寬收非本地生限額,稱會續為教育局提供意見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