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繪音之形 聽字之聲 平面設計師麥朗聲畫實驗

發佈於

【明報專訊】線條垂落、翻動,依沿中文或英文的一筆一畫於黑裏閃爍。把麥朗設計的一方方sound type(聲音字體)拿給別人看時,他們第一反應是:現在很流行這些嘛。有聲有畫,直覺理解或以為是一般酷炫的動態字體,然而,麥朗用聲頻所造的字款與前者存有本質上的殊異——不是讀音、不是附加的音樂,那聲畫純粹是文字外形的波長振動。

簡單來說,你必須同時看與聽才能接收字意的全部。在「見字____」展覽裏試造漢字,在「36 days of type」挑戰中創作全套羅馬字母及數字,麥朗的sound type寫下了一次視聽合一的表意遊戲。

聲音轉換波形 創作圖案

麥朗下車朝我走來時,右手提着一部及膝的巨大長方機械。那是他從二手店買來的示波器。無形的聲音怎樣留下影像?原理是透過示波器測量電壓,把聲音左右頻轉換成XY橫直軸交疊的波形畫面。這種顯示技術本屬電子工程領域,只不過多年前被一群靈光閃現的藝術家挪作創作工具,闢出聲畫完全同步的「示波器藝術」(oscilloscope art),如麥朗口中的奧地利人Jerobeam Fenderson乃創始元老——隨意點開其YouTube頻道影片,驟耳一堆雜訊聲響,竟跟隨折線、圓球、環帶等高低頻扭變,於雙耳間織出一股意外和諧的電音。那經驗很難說明,彷彿鑿穿眼睛和耳朵的感官世界,有種令人一再迴播的魔力;用麥朗的話形容,就是吃了迷幻蘑菇似的「wee wung wung」出神感。

進一步解釋,最直截的聯想大概就是圖案大小等於音量、上下左右移位等於聲道之類,而其他繁複圖案(比如一架跑車或一隻恐龍),或許只有精通樂理和數學的人才能準確想像箇中視聽關係。麥朗說,那些音樂動聽兼視覺具象的作品,仔細想來其實好瘋狂,「第幾秒把頻率轉到這裏那裏、何時開何時關……短短幾分鐘片段可以做到個腦爆炸」。他目前的sound type更側重聲形原貌,一大瓶頸恰是未能如外國高手般真正做到旋律節拍貫連悅耳的圖騰,「心水清的話,你會留意到我不是一來就把聲音變成圖畫,而是先(用電腦軟件)讀取某些線條形狀,再扭曲它們的頻率振幅變成自己想要的圖案」。譬如他去年的展覽作品「見」、「字」、「生」、「聲」、「禁」、「言」等聽上來尖銳嘈雜,既是為了呼應那時的煩躁心情,也是由於自己處於技藝摸探階段。

示波器藝術 中文象形砌出趣味

示波器藝術在華語圈並非主流。麥朗的觀察是,過去好似沒人用過這原理砌中文字。正職於體感遊戲公司的他,從小已着迷聲音、動態、字體之間的碰撞互動,亦早知曉這門聲畫藝術的存在,直至正式參展才扚起心肝,認真鑽研如何用聲音和光線一筆一筆抄寫sound type。比較中文和英文,他指出前者之形本帶有某些含義,容易找到畫面上的趣味,如「光」呈圓身彷彿管路在發亮、「人」撇捺搖擺如同兩條腿走路;後者只有幾何線條,若不重複演繹需花不少心思,如「溫柔D」暗取粵語諧音「啲」,音色放柔微曲抖動,或者「Q」和「O」差距很小,球狀以外扭出了無窮符號「∞」。這套sound type不是形態統一的應用字體,更像一幅幅畫,按創作者內心圖景敲槌出來的藝術品。就如他特地從家裏攜來那部牛龜般大的示波器,純屬致敬浪漫,「大家有個美麗的誤會,以為製作這些影像必須用上這部機器,但它其實只是一部顯示屏,電腦熒幕做到同樣的事」,「等於你想用原汁原味的方法去看一些懷舊東西,用很大部主機玩紅白機,你尊重背後的原理,純粹是一種愛」。放部古董機在旁啪啪掣,調校焦距光暗,閒時滾滑網上外國同好收藏的特殊型號,他笑着形容「好爽」。

留下純真創造力 免硬梆梆講邏輯

此般自作樂心態,也許能輕輕置入香港字體設計之路的討論。監獄體、爆北魏體、空明朝體……本地眾籌的造字計劃不斷萌長,加上霓虹燈字牌等保育項目,人們似乎開始注目中文字體。不同於歐西字體,以萬字漢文起跳的龐大工程慮及投資回報、商業用途等現實層面,往往縮減了造字匠對字形或美學或功能的想像。麥朗自言不是嚴格受訓的字體設計師,但他認為,一點好奇心,一些有趣而無用的小型實驗,有時更能打開創意能量的邊界,「我不是說香港字體界需要些什麼什麼,也不是說造字要好隨心任性,只是人們有時太硬梆梆講邏輯」。設計和藝術兩端的平衡線可以畫得更長更鬆,比如他大學時代的課堂experimental typography(實驗字體創作),鼓勵學生將生活觀察轉化成三尖八角的新視覺語言,「我推廣這種興趣(聲音造字),也是單純希望人們留下一種純真的創造力」。

AI(人工智能)與人類對位的關係裏,永遠無法取代的是那持續把生命經驗融進創作的感知過程。在設計領地上,或者很多人都渴望朝這種大而非日常的內在意識探索。猶如7月時,麥朗在「UNHEARD 聲音祭」開辦sound type工作坊,他回述,參與者主要為設計師,人數最後多得要walk-in,大部分人出乎意料地裝購了指定的軟體工具,「我以為是很小眾的事,原來大家都有興趣,頗安慰的」。文字只能以一種眼睛的方式閱讀?是時候讓耳蝸破除這概念。

觀看動態作品 [email protected]

文:吳騫桐

編輯:劉子斌、鄭穎琦

設計:賴雋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