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智傑:名人效應是如何煉成的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日有一個數碼資產交易平台遭受香港證監會及警方調查,大批網絡紅人以至社會名人被要求協助調查,惹來輿論高度關注。

這事件其中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不少牽涉其中的名人或網紅,從公開資料來看,未必像是專研數碼資產這新興經濟的專家或從業員,有的更與經濟及財務分析「風馬牛不相及」。從傳媒及網絡內容來看,部分支持他們並參與該數碼資產交易平台的用戶,其部分言行有如「追星」的「粉絲」。

名人效應是傳播學中一個相當有趣的課題。一個人為何會「出名」,已能帶出五花八門的原因。名人所產生的「界外效應」(externality),亦為學術討論所津津樂道:一名影視紅星能否轉型為世界和平大使,於公共事務議題發揮影響力?一名業務出眾的商界領袖,能否搖身一變成為粉絲追捧的「人氣明星」?

更進一步的討論問題是,名人能否把其社會名氣「資本化」(capitalized):「人氣」和「吸睛量」能否轉化為廣告和贊助收益,甚至是發起「眾籌」(crowdfunding)、令人「課金」的社會基礎?這3個研究問題環環相扣,總會遇到新奇有趣的案例。

名氣的3個來源

人為何會成名,原因數之不盡。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在討論現代社會的權勢時,列出3個論點。首先,名人的影響力可以來自社會根深柢固的傳統:皇家血脈、顯赫大族,又或是基於傳統神明信仰而衍生的社會影響力。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便誕生了不少在社會上赫赫有名的大族。部分社會如今仍保留了王室或貴族,其成員或多或少都會沾上一些名氣。此外在政壇的一些傳奇家族和人物,例如美國的甘迺迪家族,亦可算屬此項。

其二,現代社會的科層組織也會產生一些權勢人物。政府首腦、議會首長、財團主席和總裁、任何擁有大量人力及錢財資源的大組織或專業團體,其要員或多或少都會引人注目,因而產生不同的社會名氣。

值得注意是,基於科層組織而來的權勢和社會名氣,有時會「跟位不跟人」,「人走」後便會「茶涼」。而且科層組織所帶來的權勢和社會名氣,亦有其相應局限的事務或專業領域——人們未必認為一名「時尚教主」必定是投資大師,也不一定覺得影視紅星是醫學專家。

最後,個人魅力及號召力(charisma),就是名人效應的精髓。有關領袖能力(leadership)的學術文獻,不時都爭論領袖風格和個人魅力終歸是天生還是後天能夠培養的。在傳播學中,名人(celebrities)是指個人的社會名望超越其個人生活網絡,並且透過中介媒體廣為流傳(mediated transmission)。一個在學校的「風頭躉」,其名氣可能只局限在認識他的師生和朋輩;但若他的言行廣傳於媒體或網絡,連很多不認識他的人都知道其事迹,那其社會名氣便算是超越個人生活網絡。

名人的成名過程

一個人要成為名人,要視乎所在社會有何傳播條件影響其成名過程(celebritization)。於當下的現代社會,在媒體上——無論是主流媒體或數碼媒體——曝光率(visibility)必然是條件之一。要在主流媒體得到曝光率,則跟由社會傳統及科層組織而來的權勢和名氣息息相關。在新聞媒體採訪上,受訪者代表的組織,又或者受訪者本身的社會地位,對新聞價值來說十分重要。而數碼媒體的曝光率則較多變難測:要捕捉群眾心態和集體喜好,大組織不一定優於靈活多變的個體戶。

其次,成名過程也要有所謂的「人物設定」(人設)。任何人都會有公私兩面。主流媒體大多突出人們的公共形象或人設;數碼媒體則除了公共形象的人設外,有時適當地分享一些「鏡頭後」的「真實」或「真面目」,也可滿足部分粉絲的好奇心。

隨着數碼世界愈來愈個人化和碎片化,公眾人物或名人的人設也變得十分細緻,以滿足不同數碼社群的投入感。有部分「男團」、「女團」或偶像團伙,便讓不同成員分工,塑造不同人設組合,以維繫口味不同的粉絲社群。

數碼經濟方興未艾 名人行銷日新月異

最後,便是社會名氣能否帶來商業利潤,又或其他有益於組織或社會的界外效應。這是學術討論中最難預測的問題。內地有網紅研究報告,便曾以「流量王」和「帶貨王」去區別名人的社會知名度及商業價值,而兩者有時真的未必完全脗合。報告的資料主要是「果」,其「因」往往有待發掘:粉絲社群的特徵及消費力、名人人設跟貨品之間有沒有強烈關係、他們懂不懂網絡行銷秘訣、地域及文化差異等,都有大量不同參考案例。

文首提及的案件仍在調查中。然而在數碼新經濟方興未艾下,以名人效應配合行銷帶貨和「課金」活動,仍會日新月異地發展。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