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田方澤:公共討論 只餘下「20蚊4粒燒賣」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有商場響應政府的夜經濟提議,舉辦「香港夜繽紛」活動。社交網站和討論區熱烈討論「20蚊4粒燒賣」是否物有所值。筆者朋友笑說,證明香港一片太平,只有燒賣價錢才是熱議。

翻開報章,社會仍有不少值得關心的事件:回收高球場土地、工業傷亡、紅山半島霸佔官地、各種法庭案件等——感謝仍有很多盡力盡責的記者跟進,但為何民間一片冷淡?

不說,是不想說還是不能說?

不說是因為不想說?還是不能說?區區曾不止一次在本版談及,經歷近幾年的事件和政治改革,身邊不少友人認為「講都費事」,或認為很多事情不便明說,以免惹上官非。既然改變不了現狀,便即管食飯旅遊、煲劇追星,世事與我何干?

日前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民調結果,指六成三受訪市民對政治缺乏興趣,跟去年同期比較上升7.4個百分點;同時,「政府官員不太在乎我這類人的想法」、「像我這類人對政府的政策並無任何發言權」的同意數字,亦比去年增加。這正正反映了市民的政治效能感低下,說了也是無力,慳返啖氣暖肚。

早前一名不便在報章上公開名字的知名網友說,晚市慘淡,政府要提振夜經濟,為什麼市民不外出吃飯?因為滿腔苦水,都無法在公眾場所高談闊論。為了守法,只能留家「圍爐」,才是安心之所。

直接表達意見的空間

上月政府舉辦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只限受邀請者進場,主要是與政府友好的年輕專業人士和地區人士。早前特首李家超又指,不會恢復疫情期間取消、於特首辦外的行政會議示威區。雖然特首認為市民有「太多」渠道反映意見,卻不難發現市民沒有直接表達意見的空間。

本月初呂大樂教授在《明報》撰文〈做有為政府 首先要接受政策討論〉(9月8日),觀點提及政府需有清晰政策邏輯和計劃,並用力解說以說服市民。近幾年,政府解說做得足夠嗎?能有效傳達給市民嗎?區區固然欣賞特首落區探訪劏房戶,又到屋邨探訪;然而行程匆匆,除了向小朋友問英文串法外,是否能有系統地解說政策?

除了要解說政策,市民意見又能否有效傳達給政府?早前交椅洲人工島諮詢,被環保團體批評問卷設計和抽樣偏頗,未能清楚反映民意,有塑造支持意見之嫌。

上文提及的取消示威區又是一例。自疫情後,本來示威活動就大減,今年防疫措施鬆綁,考慮到公眾秩序和國家安全,仍對公眾活動設下不少限制。示威遊行本就是市民親身參與和取得官員回覆的重要途徑,其意見分量也理應不同於回答問卷和電郵,更能讓市民就自身關切的議題發聲。取消示威區,變相亦令市民失去主動和親身表達意見的途徑。

今年底區議會選舉,有民主派表示有計劃參選。但據傳媒報道,有意參選人可能連「三會」(分區、防火、滅罪會)成員都未能接觸,難以取得提名。市民其實難以找三會成員發表意見,更遑論透過直接參與選舉為自己和社區發聲、就政策建言。

回到「燒賣」問題。市民沒有其他什麼好談嗎?不盡然。但既不願說,也不能說,說了都沒用,不如談談燒賣更好。長遠下去,若政府未能展示願意開放聆聽民意的決心,或覺得無法收集真正的民意都不可惜,那區區也沒有什麼好說了。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