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杜可道:可悲可嘆的玫瑰崗事件

發佈於

【明報文章】坦白說,筆者在香港教育界服務幾十年,從來不曾見過這麼不堪的事情。一間歷史悠久的名校,竟如此不明不白地被結束,其過程之粗暴、言辭之混亂、對教育之破壞,都令市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玫瑰崗學校有輝煌的辦學歷史,創辦者是來自西班牙的天主教修會道明會,是香港傳教士辦學傳統的其中一個典範。它包含3個主體:津貼中學、私立小學、私立幼稚園,有各自的管理系統,但同時歸由辦學團體協調領導。

幼小學生變「人球」

今年9月15日,辦學團體突然有驚人宣布:私立小學和幼稚園將於明年與道爾頓機構合併;津貼中學則於明年停止招收中一新生,兩年後完全停辦,屆時尚未畢業的初中生將要轉讀其他學校。津貼中學停辦後,看來是由道爾頓接手經營私立的國際學校。

一夜之間,幼小學生變成「人球」,就這樣被一個機構交給另一個陌生的機構!他們不但要適應新環境,而且要繳交更高昂學費(雖然有六折和七折優待,但有傳媒計算過,各級學費仍馬上增加6%至40%不等)。當然,不喜歡的、付不起學費的,可選擇離開。

初中生更可謂「飛來橫禍」,要麼留下來轉讀高價的國際學校,要麼便到處「叩門」找學校,還要適應新環境。在電視上看到該校有不少南亞裔學生,對學校都很有歸屬感,他們找新學校相信會更困難。道明會的神父們,你們怎忍心年幼學生經受這種流連之苦?你們口口聲聲說以學生福祉為優先考慮,但我們看不到福祉,只看到無情!

更令人震驚是,整個決策過程完全是「黑箱作業」。根據報道,直至宣布前夕,家長教師會不知情,連校長、眾多校董都不知情!宣布兩日之後,中學部校長和家長教師會更分別發表聲明(校長聲明很快便被消失了),駁斥辦學團體的停辦中學理據。

辦學團體表示,比起昔日黃金時期,學生人數大跌呀!財政有危機呀!但有誰不知道全港學生人數比起上世紀黃金時期下跌了很多?事實上,玫瑰崗中學今天的收生穩定,根據校長和家教會說法,趨勢更是向上微升。辦學團體拿黃金時期來比有什麼意義?更重要是,津貼學校的財政由政府全包,哪裏會有財政危機呢?

作為天主教修會,道明會放棄辦學,按理應找其他天主教團體接手,繼續辦理不分貧富都可入讀的津貼中學。惟道明會的決定再一次令人震驚,它選擇了沒有宗教信仰、主要為本地財團背景、缺乏往績、只有幾年辦學經驗的高收費國際學校接手。

我們可以肯定,接手的學校收費比玫瑰崗昂貴得多,也可以肯定它不會再有濃烈的宗教氛圍,但誰能肯定它的辦學質素會比玫瑰崗的好?道明會向傳媒解釋說,「道爾頓是最能繼承玫瑰崗學校的願景和使命的機構」。這種說話竟能宣之於口,還有什麼話可說?

教育工作者須對得住每個學生

香港近年「殺校」潮一浪接一浪,很多學校在學生人數下降的背景中無奈停辦,已是司空見慣。就在玫瑰崗學校宣布的翌日,有50多年歷史的華富邨寶血小學也宣布停辦了,其新聞稿是這樣寫:「現正就讀的學生將不受學校停辦的影響,能繼續接受一如既往最優質的教育,直至完成整個小學階段。學校會不時檢視事態發展,並與各方持份者保持溝通,承諾必定以學生利益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適時作出最恰當的安排。」這才是承擔,才是對學生福祉的重視。

同樣是天主教修會,寶血會的表現比道明會強得太多了,而這其實已是香港大多數遭遇「殺校」命運的學校最通常的做法。令人不解的是,歷史悠久的道明會何以選擇放棄承擔呢?

古語有云「自古皆有死」、「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子路(孔子弟子)正衣冠而死。一些學校迫於無奈走上結束之路,雖然傷感,也是自然的事,但無論繼續辦學,或是迫於無奈結束,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對得住每一個學生、對得住自己!

筆者寄望於道明會的,是珍惜玫瑰崗的光榮傳統,臨崖勒馬,收回成命,不要在無壓力下走上結束之路;即使結束,都要真心照顧學生、老師、家長和社會的福祉,不要為教會辦學留下一個如此巨大的污點!

作者是資深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杜可道]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