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M+新展探討「90後」中國 坐坐「豬油櫈」 看艾未未「茶品」

發佈於

【明報專訊】繼M+希克藏品首個展覽「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後,第二個展覽──「M+希克藏品:別傳」今起在M+博物館希克展廳向公眾開放,展出逾120件展品。M+視覺藝術策展人譚雪凝表示,今次展覽無任何審查,策展人一直從不偏不倚的角度策劃。今次「別傳」展出唯一艾未未作品《一噸茶》,並有作品可讓入場人士體驗坐上充滿豬板油的沙發椅墊。

M+博物館表示,中國社會自1990年代正朝向消費主義轉型,在逐漸與國際接軌的環境下,藝術家作品呈現出社會不斷變化。「別傳」分成4個主題區域,「消亡」區中不少作品表達藝術家面對轉變中的文化、歷史和傳統時內心的猶豫;「滿則溢」區中的作品擺脫昔日政治宣傳或文化批判主義,轉為反映當時商品化、物慾膨脹等社會現象;「非此非彼」區有不少熟悉又荒誕的作品,展示中國藝術家跳出傳統、創造富更多解讀空間的作品;「暗湧」區展品不少是以含蓄婉約方式創作,反映藝術家面對環境急速變化下蘊藏暗潮湧動的能量和情感。

今次部分藝術品可讓觀眾親身體驗,其中包括顧德新的《2021年11月12日》,9月22至24日作品中的沙發椅墊會充滿豬板油,觀眾可坐在填塞豬內臟脂肪的椅墊,可能會聞到腐爛變質的氣味。此作品曾於2000年上海「不合作方式」展覽展出,藉此表達藝術不一定需美麗及永恆才能觸動人心。據館方網頁介紹,9月24日後椅墊將改用其他物料填塞,觀眾不可再觸摸。

文革時期戲劇輯成作品

「社會主義美學深入骨髓」

至於今次唯一艾未未作品《一噸茶》,館方介紹作品是以普洱茶葉和木製成,走近可聞到淡淡茶香。另外,四川藝術家汪建偉錄像作品《我的視覺檔案》則由文革時期的電影和戲劇選段剪輯而成,以表達社會主義美學已深入中國藝術家骨髓。

傳媒問答環節中,收藏家及M+董事局成員烏利.希克表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興趣起源於1979年首次來到中國時,他對當時中國的文化十分感興趣,並有志於以藝術探討中國社會發展。

憂觸紅線否

策展人:不偏不倚無審查

被問今次展品有否政治審查及會否擔心觸及國安紅線,譚雪凝表示策展人一直很清楚展覽主題模式是與藝術有關,自主選取和策劃有關作品;無論今次希克或以往藏品展,策展人一直從學術、不偏不倚、客觀的角度策劃,並非要挑釁任何事。被問到今次展覽會否重現早前被輪換作品《新北京》及《新聞發佈會III》,譚未有回答。

就展品輪換,M+回覆稱,該館以國際最高標準營運,會根據展品狀况及修復需要定期輪換作品;M+於2021年開幕,共展出逾1500件展品,已計劃開幕一年內輪換逾200件作品,包括不同地下大堂展廳、東展廳、南展廳、希克展廳等。

今日開幕的還有「希克獎2023」展覽,展出6名入圍第二屆「希克獎」的藝術家作品,包括范加、苗穎、王拓、謝南星、楊沛鏗以及于吉。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