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華堂肯構陶公業 無緣對面不相逢——香港「復常」與內地「爭客」的新舊問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為了經濟復常,近期推出「夜繽紛」和吸引境外旅客的措施。同時,深圳和大灣區也在復常,各出奇招「爭客」。由於珠三角消費一般比香港便宜,加上人民幣疲弱,北上消費的港人不少;同期,南下的內地旅客也在增加,兩地可作正常的共存、搞活和競爭。不過兩地的融合和競爭,畢竟是複雜和多變的關係,過去與現在都有不同問題,不妨趁機理順一下,才更有利雙方和大局。

其實,兩地如何有機結合是一大系統工程,令我想起倫敦唐人街牌坊的上聯「華堂肯構陶公業」(陶公即古代善於經營的范蠡,又名陶朱公),意指生意和經濟要做出成績,必須像宏偉的華堂大廈,講求結構工程、樑柱互補。否則,即使香港與深圳及大灣區近在咫尺,也會像《水滸傳》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故有今天標題。

(1)香港回歸後與珠三角關係

──簡略回顧香港回歸後與珠三角地區,經歷了兩個各有側重以至各走極端的階段。第一階段是「香港保守,吊高來賣」,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機會,未能趁香港仍實力雄厚的時候爭取主動;到今天時移勢易,已坐失良機和話語權。

其實,一批有心人(包括香港和內地人士)早在1995年已提出「十大計劃」,並把計劃分別呈交香港和內地政府。港英政府「棚尾拉箱」,自然愛理不理,但第一、二屆特區政府無論在候任或在任期間,對這些計劃不大關心。例如建議回歸後即24小時通關(惟這措施到2003年1月27日才在皇崗口岸實行);又如興建西部通道和鐵路接駁香港貨櫃碼頭,但一切拖慢,深圳灣大橋到2007年才通車;又如由1983年已提出的港珠澳大橋,又出現「雙Y」和「單Y」之爭,最後排除了接駁深圳的計劃……凡此種種,詳見《珠江三角洲發展與港澳之融合》(2014年城市大學出版社)中〈困難的融合〉一文。

──第二階段是珠三角經濟起飛後,有些內地官員認為「香港已無東西可學」,「也無什麼需要依靠」,可另起爐灶。他們有這種心態,因他們認為「香港過去趾高氣揚,如今可以吐氣揚眉的自豪」。但其實這也是功利主義和「翹尾巴」的心理作祟,以為自己的基礎已經穩固,殊不知也是浮光掠影。

到了後來的「九加二」(南方九省加港澳)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也是以內地為重心。有官員還說,若香港能配合內地,才「受埋你玩」。

──我從1980年代到香港回歸後,在香港與內地融合的過程中也有某層次的參與,耳聞目睹上述內容,對於香港和內地官員在不同時期的上述心態及傾向都不以為然。可是,這些互不諒解的過程卻無法縮短。到了今天,即使兩地已有中央主導的合作規劃,惟仍要努力打破貌合神離的感覺。這不是挑撥離間,而是很多圈中人實質感覺但不敢直言的問題。所以與其閃縮迴避,不如認真解決。

(2)造成各種矛盾和距離的原因

一、政治文化的差異。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更多是各自理解不同和如何處理的問題。

──香港回歸初期,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期望甚殷,提出很多規劃;但從香港角度看,必須認真研究,不能操之過急。那時候粵港合作小組由兩地高官領軍,惟廣東官員認為香港官員「來去匆匆,兩袖如風」;廣東官員拿着一疊疊文件,香港官員則輕裝與會,認為「香港不重視與內地合作」。

其實香港着重審慎研究的過程,也重視程序公義,還有必要的諮詢公眾過程,這些都不是內地官員重點考慮的。內地認為行政機關決定即可,「香港唱慢板,只是自高身價」。這種思維,也是經常出現「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原因。

──有些矛盾是兩地價值觀不同所致。例如深圳曾建議它的東部「黃金海岸」與香港西貢郊野公園海域開發海上旅遊;香港則認為那是世界少有的海岸線文化遺產,不宜過度開發。結果深圳氣了,自行開發東部華僑城等設施,並認為「香港高傲」。

──有些因制度不同所致。例如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時任香港特首曾蔭權和澳門特首何厚鏵同時訪京,後者很快就答應澳門捐出巨款,但曾蔭權知道回港後必須經立法會審批。這「一快一慢」,又形成內地官員對香港「另眼相看」。

──還有一些特殊例子,當香港與廣東和珠三角地方政府發生矛盾時,有港府成員和建制派智囊建議:「有事找阿爺(中央)就可以解決了。」後來這逐漸成為慣例,因當時北京從國際層面考慮,一般會傾向香港的利益,但這就令內地地方政府不悅,知道上述意見後認為「香港用中央壓地方」,更增加對港的不滿。

二、利益和政績衝突的差異。

──內地官場經歷不同時期的變化,已形成「各求政績,不理其他」的文化;倘政績得不到上級讚賞,到了年限就「原地踏步」或下台。這種加強考核、督促和推動工作的制度,有其好處。例如深圳認為香港「拖慢在河套區高科技合作」後,自行開發科技園區,並推行「孵化計劃」,很快就把高科技產值提升到佔GDP(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四成,但這慢慢又出現急功近利的問題。深圳後來私下策劃「總部計劃」,即爭奪更多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從香港轉移到深圳,這又脫離了中國整體大環境。

──上述講求地方成績、建基於自己的局部、作為升官橋樑的思維,很容易把香港與內地「求同存異」的原意變成「因異掩同」,或因小異而影響共存。尤其是中央近年改變治港政策和部署後,導致廣東和其他地方政府調整各自規劃。內地有官員認為,香港如今只剩下金融和地緣及國際政治的作用,其他領域已時不我與;加上「外國勢力和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不斷加劇」,重要的任務和某些市場份額可能交由其他地方承擔。近期大灣區與香港復常「爭客」,也是一例。不重視香港的根基內蘊,各自「搶食」和侵蝕香港的沉實潛質,正是潛而未現的問題所在。

──近年內地對港的主導力量愈來愈強,以致香港的決策和「兩制」角色愈來愈弱。所以,香港和治港官員不妨鑑往知來,深入研究香港與內地融合和競爭的利弊,才能「華堂肯構陶公業」,造福大局,也不至令香港與內地「無緣對面不相逢」,更不會使昔日促進兩地融和的姻緣變成孽緣。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