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被問黃大仙渠務推進慢 稱市區較複雜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報昨報道多個暴雨重災區包括柴灣、黃大仙、北區的防洪工程進展緩慢,部分提出至今逾10年仍未完工。發展局長甯漢豪昨在電台節目稱,未能掌握個別工程未完工的原因,但市區排水工程較複雜,因涉及現有地底設施改道,亦影響居民出行,評估較費時,工程一般需4至5年分階段完成。她說當局目前正在進行12個排水系統工程,正部署另外18個項目;今次特大暴雨反映部分地區水浸嚴重,有助當局檢視並調整原本工程排序。

特大暴雨助調整工程排序

甯漢豪昨在港台《星期六問責》表示,現時進行中及規劃中的防洪工程,分佈在新界北、元朗、黃大仙、東區等,每項工程進度涉及資金、人力等資源調配,亦需結合政策需要。

有關黃大仙區雨水排放系統的改善工程,本報昨報道提及渠務署早於2015年提出《東九龍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可行性研究》,直至本月署方稱正詳細設計,預計明年完成。甯說,每個項目都有其複雜性,工程排序也不同。被問到2014年黃大仙已出現嚴重水浸,該區渠務工程是否早應更快推進及存在失誤,甯否認有失誤,稱應考慮工程複雜程度。

甯又說,今次多區嚴重水浸客觀原因是遇上特大暴雨,本港排水系統設計的容量上限已看齊甚至超前其他主要城市,但極端天氣較預期更早出現,當局會加快完成有關排水工程。

對於有意見指香港每年降雨量比新加坡和東京高,不應將本港渠務排水設計標準與兩地比較,發展局昨於社交平台稱,每個地方都以各自降雨量數據和所選擇的重現期設計渠務設施,而本港以200年一遇為設計降雨量,肯定是較高防洪標準。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