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張國樑:推展經濟新動力 重塑香港大優勢

發佈於

【明報文章】經歷過去幾年一連串天災人禍的揣擾,環球經濟反覆疲軟。香港作為一個細小而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亦難以獨善其身,社會發展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而停滯不前。幸好本港整體財經基調穩健,更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今年第二季開始走上復蘇勢頭,本地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維持在約3%低位和1.1%水平;但本港樓市和股市還處於波動狀態,可見仍存在多方面不穩定因素,影響向好步伐。

倡4項產業推優化工程

在這新時代的國際政經格局下,特區政府必須推展一份具新思維的策略藍圖,目標是構建一系列新優勢產業,為香港未來鋪上新跑道。除了已全力開拓的科技創新領域,本港需要在文化創意、專業服務、新型工業和教育培訓等方面,推行產業優質化工程,以鞏固這些範疇的領先地位,為經濟引入新動力。

香港中西文化薈萃,具備通達國際的網絡,促使本地創意工作者擁有天賦條件和發揮空間。民間文藝創意發展活躍,是青年人特別喜歡投身的行業之一;唯獨政策資源一直只是大量投放於資助純藝術拓展的項目,欠缺系統性地延伸產業化協作,造成業界例如出版及發行商等乏力推展項目。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裏,中央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必須推行一系列措施,有效調整及升級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當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知識產權(IP)交易所,提供既便捷又具法律保障的IP貿易平台,並設核證和查冊功能。另外,須由官方或相關機構開設文創孵化平台,協助獨立或小型創作單位將作品市場化、指導或籌組跨媒體開發等協作升級服務。

近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本港專業服務行業蓬勃及多元化,但還需加強當中的代表性及獨特之處。例如在港的一些國際仲裁、調解、檢測及認證機構,都只屬私人營運公司,而政府未設立官方認可表列系統,為那些機構「背書」以增強認受性。同樣,新型工業化也可在這兩項大倡議中獲取動力革新。香港具豐富的工業營運及貿易經驗,惟礙於土地及工資成本較高,所以不宜再鑽研實際生產過程運作,而應該聚焦於物料研發、產品設計和品質認證範疇。政府可設立基金,配對商界、科研及認證機構的合作項目,協助打造更多「香港製造」工業生產品牌。

近期「搶人才」為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所以特區政府應當是時候為本港高等教育招收外地生的政策拆牆鬆綁,在教育層面「吸人才」,除了內地生,還可吸納更多來自東盟、中亞及中東地區的青年來港接受教育。相應地,本港大專生可有機會擴闊眼界和學習更多不同文化,亦可在職前建立國際化的人脈網絡。

再者,教育可向外產業化,此舉也可惠及本地經濟增長。以英國高等教育為例,2021/22年度包括非本地學生的綜合消費,就為當地經濟貢獻了1300億英鎊、支持了76.8萬個就業職位,可見教育產業的實質好處。

盼施政報告有所着墨

特首正就今年施政報告諮詢公眾,相信很多人在此時對該報告的期望甚高,亦會趁此反映心中想法。筆者上述建議的4項產業,實際上有相互相連的共生效果,也是香港在國家發展機遇中向前跟着走的重要本錢。所以筆者期望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可看到一些着墨之處,不然又再會耽誤香港的一個具優勢的持續發展動力。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榮譽會董、香港文創互動發展協會常務副會長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張國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