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自殺青年一成因財困 學者倡規管放債廣告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近3年內自殺青少年中有約一成因經濟問題,當中借貸佔了兩至三成。他批評一些財務公司利用網絡之便,以「30秒到手」等廣告招徠,吸引青少年借貸,建議當局規管。

突然「疏爽」情緒起伏需留意

葉表示,2020至2022年間總約200名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當中9.3%因財政困難。他分析,從事低收入、低技術工作年輕人較易出現財困,向銀行貸款要入息證明,聲稱「易借易還」的財務公司成為他們首選。他透露,輕生青少年遺書常見對家人的愧疚,「因不能自拔地借貸,唯有用生命償還,這是一個悲劇」。他強調,家人與學校對青少年非常重要,要讓他們看到未來,逐步改善,予他們向上游的動力,並提醒若發現他們突然「疏爽」或情緒大起大落,要留意是否向財務公司借貸,或已陷財困。

葉批評,財務公司向不懂節制及心智不成熟青少年借貸是「不負責任」,因當無力償還本金及高額利息時,財務公司就會不斷滋擾,財困青少年走投無路,只能以死解決。他建議政府針對借貸服務增設更多門檻,或規管財務公司於網上及電視的廣告,減少讓青少年接觸借貸;部分銀行信用卡的廣告或鼓吹借貸及過度消費的生活模式,建議同樣規管。

本報發現,部分財務公司有針對大專學生推出貸款計劃,只需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等資料就可在網上貸款,毋須入息證明。社交媒體同樣充斥不同借貸帳號,facebook有人聲稱「現金即日到手毋須見面」,本報私訊該人稱需借1萬元,對方說可網上借貸,只需身分證照片及住址證明,當天就可過數,月利息0.6%。被問及若未滿18歲可否借貸,對方稱可以,但無回應是否持有放債人牌照。

財局:3年令147違規廣告糾正

財庫局表示,2020至2022年期間,放債人註冊辦事處共檢視逾千個放債廣告,就違規廣告發出147個糾正命令,所有個案已在指定時限內糾正。金管局稱,對於大專院校學生,銀行不應批核逾1萬元的信用卡額度,除非該學生以書面方式申請並提供證明具獨立償還能力的財務資料。警方表示,2020至2022年期間,違反《放債人條例》的個案有132宗,共29人被捕。

明報記者 潘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