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物監局:推發牌制度後 投訴年均升五成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以下簡稱物監局)於2020年8月1日落實推行物管業發牌制度,設3年過渡期,今年7月31日屆滿,當局至今已發出逾740個物管公司牌照,須領牌的物管公司亦已遞交牌照申請,並全數獲發牌照,另外發出1.43萬個物管人牌照。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黃江天在專訪中指出,發牌制度意味着行業向法律化、標準化、科技化及優質化等「四個現代化」方向發展,對於住戶來說,因此亦可以要求提升居住管理服務質素,故該局2021年以來收到的投訴個案年均升近五成,今年料達近千宗,至今九成多投訴個案在協調後順利解決。

上周四出席灣仔會展舉行第三屆「國際物業管理及採購博覽」期間,黃江天接受專訪時表示,根據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目前掌握的資料,監管局發牌制度3年過渡期在7月31日屆滿時,須領牌的物管公司已遞交牌照申請,並全數獲發牌照,物管從業員領牌數目與市場業界相若,反映業界對發牌制度反應正面,這標誌着物管業迎來新時代,他認為發牌制度可以為行業帶來「四個現代化」。

黃江天表示:「第一是法律化,首先要有一個法律框架,在《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之下,成立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物業管理業便有一個堅實的法律基礎;第二是標準化,在上述法律基礎下,透過發牌令物業管理業有透明、公開及統一的標準;第三是科技化,過去3年新冠疫情令香港社會向智慧城市的發展加快,今日(上周四)在展覽館上亦見到很多產品涉及科技應用,例如消毒機器人等各樣科技取代傳統人手;第四是優質化,物業管理業向住戶提供更優質居住管理服務。」

指投訴增是好事 逾九成順利和解

上述發牌制度的目標是令社會安居樂業,住戶對居住管理服務質素的要求因此亦可提升,例如住戶若不滿意管理服務質素,向管理公司或物管人反映不果後,可以向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投訴,投訴途徑包括傳真(36961100)、電郵([email protected])或郵寄至監管局辦事處(灣仔皇后大道東248號大新金融中心8樓806-8室)等,可先提供足夠資料,監管局收到有關投訴後,職員會聯絡(電話或電郵)投訴人跟進。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於2020年8月1日落實推行物管業發牌制度後,2021年接獲及處理投訴的個案為404宗,2022年個案按年增長近五成至616宗,而今年上半年個案為433宗,他估計全年個案近1000宗,按年同樣增長近五成,而他認為,投訴個案上升是好事。

黃江天表示:「過往住戶可能不知道就物業管理可向哪一法定機構投訴,目前知道對口單位便是我們(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我們收到投訴後,首先會看看是否屬於我們法定職能範圍,如果是,我們便會去處理,如果不是,我們亦會積極介入,因為被投訴的對象不論是物管公司或從業員,往往都是由我們發牌的,我們因此亦有渠道去了解情况,做一個中立的和事佬去介入、協調,結果好多問題都可以解決,基本上做到三贏、皆大歡喜。」

由於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積極協調,黃江天指出,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以來,累積1400多宗接獲及處理投訴個案中,九成多均已順利解決,監管局至今亦未需要因此向物管公司或物管人進行紀律處分或吊銷牌照,他表示:「絕大部分我們接獲及處理的投訴個案均不涉及違法問題,而是溝通的問題,例如鄰居擺放雜物在走廊、鄰居所養的狗隻夜晚狂吠擾人清夢等,住戶致電管理處投訴後,情况仍然沒有改善;另一情况是更換管理公司後,在交接程序上出現混亂。」

住宅滲水問題應向滲水辦投訴

數據顯示,本港現有近40萬單位未找到漏水源頭的個案,而受影響漏水的住戶因此亦往往向樓上的住戶投訴,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又能否幫助解決漏水問題呢?

黃江天表示,負責處理滲水問題的法定機構,是由食環署及屋宇署成立的滲水辦,而且這很可能是涉及兩個住宅單位、即私有產權之間的問題,不牽涉物業管理公司。他指出:「收到住戶對滲水的投訴後,我們也會嘗試去處理,但物業管理公司無責任保證旗下管理的住宅單位不會滲水;由於滲水往往是兩個私有產權之間的糾紛,故要搞清楚滲水責任誰屬,便是產權持有人之間應該自己解決的問題。」

本身是律師的黃江天表示,他曾處理過多宗有關滲水法律個案,指牽涉的問題很複雜,例如某一層樓單位漏水可能並非對上一層樓單位所致,而是更高樓層出現滲水,他建議可交由滲水辦或委託相關專業公司驗樓以確定責任誰屬。

就石屎剝落定守則仍在草議

隨着本港樓宇日久失修,近月出現不少石屎剝落的情况,個別更擊傷途人,黃江天指出,由於石屎剝落往往跌在街上,警察及消防等執法單位便會介入,並且劃設警戒區,跟着屋宇署亦會跟進,一般不需要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介入,當局暫時亦沒有收到此方面的投訴。

不過,黃江天強調,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是石屎剝落問題的最大負責人,當中亦涉及承建商及不同政府部門,例如《建築物條例》的建築署及屋宇署,大廈管理的民政事務總署,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會就此加強與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聯絡,希望提高其對樓宇維修的意識,相關操作守則亦在草議中。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