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曉瑩:「夜經濟」的今昔與未來——打造文體旅產業鏈雙向發展

發佈於

【明報文章】疫情過後各國爭取推動旅遊增長,鞏固本地經濟復蘇。近日港府積極推動「夜經濟」,籌備在中秋節及國慶期間舉辦更多本地夜間活動,吸引人流及增加消費氣氛。不少國際城市都具備當地特色的夜經濟文化,當中有哪些理念及經驗值得借鏡?疫情令市民更好地掌握互聯網日常應用,透過網上平台消費及享受數碼娛樂。對決策者及業界而言,如何激發其對實體經濟與虛擬世界的協同效應?

夜經濟的今昔:借鑑國際經驗

「夜經濟」(night-time economy)是文化經濟下的一個分支,最早的定義指下午5時後開始的文化經濟活動,包括現場表演藝術、餐飲酒吧、卡拉OK、節日派對活動,及其他康樂體育等的夜間娛樂形式。

最早提出夜經濟之一的文獻,可追溯到1977至1985年的羅馬夏日藝術節(L’estate Romana),概念由時任項目負責人羅馬市議會議員Renato Nicolini提出(註1)。當年羅馬夏日藝術節的活動,以當地文化為夜經濟的核心價值,在羅馬市內推廣四小城:「電影之城」(位於一個已廢棄的屠宰塲)、「體育舞蹈之城」(位於Via Appia的考古公園,設露天康樂體育及露營設施)、「電視之城」(位處市政府持有的度假村)及「戲劇之城」(在Trastevere區街道的倉庫,現時仍是獨立劇團的演出地點)。

該項目由市政府協調夜間的公共交通,以經濟及方便的巴士服務連貫4個文創小城,讓市民和遊客可在Basilica of Maxentius享受電影放映活動、在Via Giulia街道的不同角落欣賞馬戲團表演、在Villa Borghese Gardens的湖邊參與爵士舞活動等,為當時備受矚目的成功案例。時至今日,羅馬夏日藝術節(現名為Romarama)由羅馬首都文化發展部負責,繼續以藝術帶動城市再生及可持續發展(註2)。

關於夜經濟的學術討論,自1990年代開始蓬勃,並廣受決策者及學者關注。由於夜經濟的重心為市民下班後的經濟活動,涵蓋文創、體育、旅遊、餐飲及零售服務業,其文化經濟活動與日間工商經濟活動少有重疊。在夜經濟蓬勃的國際大城市,晚間的文化經濟更可能超越部分行業的日間經濟表現。例如日本的夜經濟表現,便超出該國在汽車行業的整體收入(註3)。當時亞洲地區受全球化及市場開放政策驅動,人們對文化消費(culture consumption)的市場需求倍增。不少人希望通過文化產品或服務,滿足對個人、群體及社會的精神需求,提升日常幸福感。

經歷3年新冠疫情,到底以往夜經濟的實踐案例還有多大程度適用?復常後市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至互聯網對文化消費模式帶來的機遇及挑戰,如何為夜經濟的決策者及業界帶來啟示?

「後疫」文化消費轉型:數碼素養與宅經濟

相較以往夜經濟帶動的實體文化消費活動,疫情間的社交距離措施,刺激各國「宅經濟」(stay-at-home economy)增長。宅經濟泛指人們留在家中,透過互聯網設備參與虛擬世界的文化及經濟活動。其間不少市民的數碼素養(digital literacy)有所提升,包括能運用流動網絡設備如手機及平板電腦、於虛擬世界理解信息、在社交媒體交流資源,及在網上店舖和虛擬活動消費。此外,受惠於推動電子化的部分公共政策(如電子消費券),大家似乎比以往更習慣電子化生活,間接推動了互聯網和資訊科技在社會應用的普及發展。

雖然有人指出,年輕消費者轉投宅經濟,將令實體經濟受影響,惟值得留意的是,現今實體經濟往往與虛擬世界密不可分,如何令兩者發揮協同效應,同時兼顧實體及虛擬夜經濟的核心價值,是筆者認為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疫情期間,作為自救措施,不少餐飲行業以餐飲外賣手機應用程式維持經營及收入,商店推動網上購物平台優化轉型,文化組織、創意產業及康樂體育從業人員嘗試開拓網上活動平台,創作跨媒介的虛擬演出、康體內容及網上展覽等,擴大消費市場。

生活復常後,有見更多市民在假日選擇到國內外消費,對本地經濟構成壓力。因此,要推動夜經濟,除了令市民更願意留港消費,更需突出具本土獨特性的文創夜經濟品牌,吸引國內外的訪港旅客。綜觀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及小紅書,不少國內外網民對香港夜生活富有正面評價,如讚賞本港夜生活豐富便利,包括享受早茶文化及國際化餐飲、到訪通宵文青書店、欣賞小眾文藝電影、夜遊果欄及廟街,更有便宜便利的通宵交通選擇。

長遠而言,若疫情期間開拓的虛擬經濟的行業基礎建設及經營經驗,得以融入到各行業的創新經濟轉型,將有利推動實體及虛擬世界的夜經濟雙線發展。

夜經濟的雙向發展:打造IP產業鏈

對於文化、創意、體育、旅遊、娛樂行業而言,核心價值源自原創產品或服務的內容及知識產權(IP)的生產。

國內外近年大力推動文旅IP,因應本土文化特殊性和旅遊項目,整合不同行業的IP資源,打造具文化特質、品牌核心與經濟價值的夜經濟產業鏈。當中,除了需要定位市場需求導向,更強調善用IP內容導向——通過跨行業的內容產品及服務,以故事連結情感,建立人對於事物以至地方的關係。

對文旅項目而言,將社會不同資源及在地文化融合,令城市聚焦成為一個完整貫徹的IP旅遊體驗,以構建及滿足旅客對多元化美好旅遊體驗的期待,並為本地夜經濟帶來附加價值。

回顧本港,自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文化創意旅遊,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便借鑑韓國政府經驗,其報告積極探討將旅遊業與多項創意產業結合,參考「韓流」對韓國創意旅遊的成功案例,把握跨行業合作,建立文旅產業鏈(註4)。該國設立的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rea Creative Content Agency),更是文化內容、創意及旅遊3項產業發揮協同效應的幕後功臣,將韓國電視劇、電影及流行音樂文化內容的資源整合轉化,擴展至旅客對韓國餐飲、藝術、時裝、語言及美容業的全球經濟需求。

參考以往的羅馬夏日藝術節,發展香港夜經濟,重點在於突出本土核心文化項目,結合夜間特色活動。活動可連貫數個本港主要文創景點、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旅遊餐飲路線,例如仿效專門在深宵舉辦的獨立電影放映及文娛活動,與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西九文化區、電影中心、博物館及表演藝術場地、24小時獨立書店、劇團、文青市集及咖啡店,以至商場的深宵夜市和購物配套等跨行業合作,回應近年市場對文旅產業的夜經濟需求。

從社會配套而言,除了政府早前與發展商商討延長商場營業時間,香港快捷方便的夜間交通,亦賦予本港發展夜經濟的先天優勢。早前有消息指,即將在中環街市舉辦的國際啤酒節等,也將是吸引本地及海外遊客的餐飲旅遊活動之一。

鑑於疫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雙向發展,若當局及業界能整合更多網上和實體的文旅IP資源,提供更多政策支援,例如設立跨行業文體旅人才協作平台、提供網上及實體的知識產權註冊和授權的專業支援、鼓勵本地文創人才為具有本土夜經濟特色的小商戶建立原創品牌推廣等,將給予文旅相關的創意及產業工作者更多機遇,共創更多城市文化的影視作品、流行音樂、電子遊戲、卡通漫畫、網上文學及廣告設計等,推動創意產業的文娛內容及產品聚焦。

在人才政策上,增加對文化、創意、體育及旅遊人才的跨學科培訓,將有利本港夜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有望帶動虛擬及實體夜經濟的協同效應。

註1:Bianchini, F. (1995). Night Cultures, Night Economie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10(2), 121-126.

註2:見網址turismoroma.it/en/events/romarama-art-moves-city

註3:見網址simplicable.com/world/night-economy

註4:立法會《創意旅遊》(ISE03/16-17)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曉瑩]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