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王貞威:郭台銘參選 在野陣營溝通整合還來得及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郭台銘8月28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以獨立身分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雖然他號稱是要促進在野力量整合,最終目的是要下架民進黨,但無疑他的參選將使在野力量更難整合,也更難下架民進黨。郭台銘宣布參選後,在野陣營尤其是藍營普遍更為悲觀,當然整合的壓力也更大。可以說,在野陣營無論是兩組還是三組,倘不有效整合,當選概率近乎零。

從「美麗島電子報」多波次滾動式民調來看,郭台銘參選對賴清德幾乎無影響,對柯文哲支持度差不多可以拉掉3個百分點,對侯友宜可拉掉兩個百分點。整體上,對柯的影響較大。郭台銘違背承諾參選,只會令在野陣營更難整合。所謂「請在野領袖喝咖啡」和曾經的山盟海誓,早已沒有實質意義。

同樣是「美麗島電子報」的8月「國政」民調顯示,一半選民其實對賴清德更為擔憂。被問及「明年誰當選兩岸關係會更緊張,甚至未來4年大陸更可能武力攻擊台灣」,有近一半人選擇賴清德,而在野3人僅有約3%受訪者選擇。可見,這一半甚至高達六成的力量,對賴清德是不信任和擔憂的。

島內有些學者使用催票率概念分析選舉,筆者極為贊同,也做了大量研究。所謂催票率,指的是在某一次選舉中相關政黨或候選人取得選票的能力。具體而言,「催票率=所得票數/選舉人數」,而不是傳統的得票率概念,即得票數除以有效投票數。筆者認為催票率更能有效反映政黨影響力和動員能力;比較催票率的增減,更能反映政黨影響力、動員力的歷時性變化。

當前的民調採用等比分層隨機抽樣法,從年滿20歲的民眾中抽取一定數量的對象,詢問其政黨或候選人支持意向。所以,民調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催票率,體現的是候選人催票能力。

35%支持度乃賴清德「天花板」

從2000年以來,民進黨催票率總體呈現上漲趨勢,2020年達到歷史高點42.31%;最低為2008年的31.4%。相較於受到香港「修例風波」、中美戰略競爭等巨大外部環境變化影響的2020年「大選」,2016年「大選」的民進黨催票率更能反映其真實的政黨實力,但也要除掉「周子瑜事件」的影響。所以,賴清德的催票率在33.69%到36.71%之間是合理區間。

因此,目前賴清德的35%民調支持度是符合實際的,也是他的「天花板」,選舉結果應該會更低。所謂達到四成或以上支持率,要麼是機構效應,要麼是故意抬高,根本不具科學性。候選人催票率之總和,等於有效票數與選舉人數的比值,近似於投票率(投票人數與選舉人數的比值),反映投票總體情况。以往「大選」投票率在七成五左右,據此可計算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3人「分食」的就是剩下大概四成的催票率。從科學數據來看,即使藍營有效整合,也是微弱優勢獲勝;郭台銘參選後只會令形勢更複雜。

在野陣營思考時間不多

一個更棘手問題是,一旦各方都宣布參選,尤其是登記後,再談整合就面臨觸法的問題,容易跟「搓湯圓」(勸退他人之意)掛鈎,也極容易被「中選會」盯上。在島內中立機構紛紛介入黨爭、成為民進黨「東廠」「西廠」的情况下,在野陣營的溝通整合時間愈來愈少,形勢愈來愈嚴峻。是秉持「老子不當選,誰也別想當選」的赤裸裸商場思維,還是放下面子促成合作、「下架民進黨共享和平繁榮」?恐怕留給在野各方思考的時間不多了,可以說已經沒得選擇。對賴清德心存擔憂的台灣選民,考慮好了嗎?

作者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王貞威]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