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趙永佳、余昊昕:「寒門有鴻儒,豪門無白丁」的現代科舉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7月,美國經濟學家Raj Chetty等人發表一項關於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升讀美國精英大學的研究。分析了美國名校內部招生資料、學生升學考試成績(如SAT和ACT),及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所得稅紀錄等數據後,他們發現,即使升學考試成績旗鼓相當,但那些來自家庭收入為全國前1%的家庭的孩子,其進入包括常春藤聯盟高校在內的12所美國最頂尖私立大學的可能性,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的兩倍多。因為這些私立大學錄取學生時,考慮的不單是學生學業成績,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父母的校友背景、學生的非學業資質(如領導才能),及學生在某些運動(特別是一些「貴族運動」)上的特長。

顯然,在這些因素上,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比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有優勢,因他們從小就有更多資源去將自己塑造成為這些頂尖學府的「最佳人選」。

雖說香港高校的招生方式與美國有不少差別,但家庭背景對於學生升學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早前本港大學聯招放榜,大眾關注點再一次集中在學生升學問題上。本文打算用數據探討一下以往香港學生的升學情况,並向大家展示學生家庭背景跟他們升學歷程、升學結果的聯繫。

本文運用的數據來自政府統計處《青年和中年人士的教育及就業歷程》統計調查,該調查於2017年進行,訪問了約1萬個住戶,樣本覆蓋了在1970至1995年間出生的香港居民。趙永佳在該調查中擔任學術顧問,部分基於該調查的研究成果較早前已於《明報》刊登。

是次,我們從該調查樣本中選取近6500個教育水平至少為高中的子樣本(subsample)作分析。儘管本文運用的數據不及美國這一研究那麼豐富和精細,但也足以讓我們體會到港人的階級背景如何左右其自身升學歷程。

我們從職業維度出發,將數據中遵循「國際標準職業分類」劃分的職業類別,重新組合為4個不同階級。等級順序由高到低分別是階級I(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階級II(輔助專業人員)、階級III(文書支援人員、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工藝及有關人員、機台及機器操作員/裝配員)、階級IV(非技術工人、漁農業熟練工人)。其中,階級I最能代表我們認知中的「中產」群體,階級IV反映的則是我們常說的「基層」群體。在下文分析中,我們將受訪者15歲時其父母階級位置最高一方的階級,作為其「階級出身」。

不同階級出身 升學路各異

對於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來說,人生的「下一站」是多元的。有的學生徑直踏入大學校門;有的則去進修非學位課程,例如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而只有少數選擇早早步入社會,不再求學。每個學生固然對自己今後去向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但同時我們的數據顯示,學生種種升學結果往往跟其階級出身密切相關。

從圖1可看到,階級出身愈好的受訪者,愈可能「一take過」升讀大學;而階級出身愈差的受訪者,愈傾向不再升學。完成高中學業後,出身基層的受訪者有過半以上的人不再升學。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生於中產家庭的受訪者有近六成半直升大學。可見,各階級的升學結果差別巨大。

對於那些未能直接進入大學的受訪者來說,他們仍能在完成非學位課程後,通過各種途徑升讀大學。然而在這一升學階段,階級出身所帶來的優勢仍然明顯。

圖2的結果表明,階級出身愈好的受訪者,愈有可能趕上這一進入大學的「尾班車」。以階級I的學子為例,他們完成非學位課程後,仍有逾50%的機會繼續升讀大學。總的來說,階級出身不錯的受訪者,大多在高中畢業後就直接升讀大學,而他們中有些人即使在求學生涯中走了一些「彎路」,先讀了非學位課程,但最終仍比那些階級出身沒那麼好的同伴有更大機會圓「大學夢」。

大學大不同

本港高等教育擴張之後,接受大學教育對大多數港人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然而在這個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的時代,大學生群體內部的差異顯得愈發重要。因為,正是憑藉這種差異,人們才得以在勞動市場上將自己與其他大學生區分開來,突顯自己的價值。大學生群體內部的差異有方方面面,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分野莫過於在何處念大學、念什麼大學、是名牌大學抑或普通大學?然而,就如上文提到的美國研究發現的那樣,在香港,優質大學教育並不是均等地向來自各階級的學生開放。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成功升讀大學的受訪者時,可以發現大學生的學位獲得地/院校,跟他們的階級出身同樣密不可分。如圖3所示,基層出身的學生若選擇在本地升學,則普遍就讀「八大」中的後5所公立院校;而對於出身在階級IV到階級II的學生來說,階級出身愈好,就讀所謂本地「三大」(即港大、中大、科大)或出外留學的可能性愈高。

最有趣的是,本港中產似乎對「三大」不太感興趣,就讀「三大」的比例出乎意料地少於其他階級。不難看出,相比「三大」,海外高校更能得到香港中產學生青睞,有近半數的學子到海外升學,這一比例甚至比就讀「八大」還高。

這一現象,就正如美國學者Samuel R. Lucas提出的「有效維持不平等」(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理論所描述的那樣:優勢階級不僅追求階段更高的教育,同時也追求品質更好的教育。也就是說,階級背景的影響力不僅作用於教育的「量」(quantity)之上,更作用於教育的「質」(quality)。而在教育擴張、「量」的分野逐漸不顯著的背景下,「質」的區分就變得尤為重要。於是,階級間的教育不平等從以往反映在「升學與否」的差別上,過渡到如今「讀哪類學校」的差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可以從圖3看到,即便大家都進入大學,階級出身較好的學生,會比其他人有更大機會就讀於社會認可度更高、學術水平更好的院校。

玩不起教育競賽的學子怎麼辦?

總之,莘莘學子能否在「現代科舉」中金榜題名,及最終到達的學業目的地,都與他們的階級出身密切相關。「豪門無白丁」,中產學子的升學道路往往比別人的更順暢,同時升學目的地之選擇也更豐富。

另一方面,「寒門有鴻儒」也毋庸置疑,因為現在我們仍能看到相當一部分基層學生能直升大學,甚至擠入「三大」的窄門。惟後者似乎建基於豪門子弟「自動棄權」、轉戰海外,而不是因為本地教育制度愈見公平。畢竟,至少到現在,中產家長們都不遺餘力參與各種「教育競賽」,為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他們所做的一切,為的就是給下一代提供其能力範圍內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那麼,那些玩不起這一種競賽的學子,又怎麼辦呢?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香港研究學院聯席總監,余昊昕是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博士生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趙永佳、余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