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韓成科:夜市經濟原意保就業 不應寄希望振興經濟

發佈於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早前拋出「夜市經濟」構想,期望通過搞活夜市為經濟注入活力,受到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特首李家超日前出席諮詢會時,表示已向主責的財政司長和副司長提出三方面意見。一時之間,似乎「夜市經濟」成為特區政府施政重中之重,甚至成為振興內需、刺激消費的「十全大補丸」。

港經濟最大問題在需求不振

發展夜市經濟無問題,但香港經濟現在最大問題是動能不足、需求不振,在經濟不景之時,仍存在大量人為遏抑資產市場的措施。氣血不通,百病叢生。一個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現實卻是股樓齊挫、交投淡靜,市民何來消費意欲和信心?香港是靠金融、資產市場起家,資產市場不振,拒絕鬆綁「撤辣」,而寄希望於夜市一舉定乾坤,恐怕是捉錯用神。

內地近年發展火熱的地攤經濟及夜市經濟,主要目的不是振興經濟,而是「保就業」。受新冠疫情及外圍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內地面對較沉重的就業壓力,企業難以消化每年新增的勞動人口,於是在2020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當中提到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時任副部長游鈞表示,這是政府加大為通過平台就業方式來實現就業增收的勞動者的支持力度體現。

這說明內地推動地攤夜市,政策目的很明確,就是吸納勞動力、解決失業問題。當然隨着各大城市的扶持和宣傳,不少夜市確實辦得有聲有色,既創造就業,亦帶動經濟,但其初心是「保就業」這一點乃毋庸置疑。

回到香港,情况卻大為不同。本港最新失業率已跌到2.8%,在經濟學的定義已可稱為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現時市場上不是「有人無工做」,而是「有工無人做」。在就業市場表現強勁下,顯然沒有「保就業」的需要。

無必要視夜市為施政重點

至於通過夜市經濟提升香港吸引力、帶動旅遊消費,這點值得支持。香港過去被譽為「不夜城」,各種「夜經濟」發展蓬勃,惟這些卻是經濟蓬勃、股樓暢旺而衍生出來。「魚翅撈飯」等奢侈飲食方式及各種「夜經濟」活動的出現,是源於經濟好景,而非因為有了「夜經濟」而帶動經濟,這是本與末的關係。况且,內地旅客近年已體驗過內地豐富多樣的夜市,現在香港才去「學習」內地經驗,對他們吸引力有多大,也是成疑。

當然,在一些對外地遊客有吸引力的地區,例如中環海濱長廊、西九文化區等舉辦一些夜市,配合各種文化、創意活動,有助提升本港吸引力,也有助帶動消費。惟這不過是香港消費市道的其中一環,甚至不能說是重要一環。政府可以搞活夜市,但卻沒有必要將政府的精力和人手都投入發展夜市,甚至作為施政重點。這明顯是過分抬高,也容易令外界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欲振經濟 應為資產市場撤辣鬆綁

發展夜市經濟可以作為特區政府刺激內需、吸引旅客的一項措施,但只是輔助而不是主打。香港要振興經濟,關鍵是重振經濟內生動力,在出入口受到各種外圍因素夾擊下,更需激活投資、提振消費信心,為經濟注入活水。其中一個方向就是為資產市場拆牆鬆綁,盤活市場,同時全力吸納外資,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要達到這些政策目的,就要全盤檢討近年對資產市場的各項「辣招」。

特區政府自2009年起推出多輪辣招,當時的背景是全球量化寬鬆,在長期超低利息環境下,大量資金湧入資產市場;加上本港土地供應跟不上需求等原因,導致香港樓價持續飈升,並且衍生大量炒賣活動。政府通過「辣招」令交易成本增加,打擊短期炒賣活動,從而令樓市降溫,在當時環境下是有必要的。

然而辣招已實行14年,本港大環境及樓市已出現大逆轉——加息潮導致市民供樓成本大增,樓市交投嚴重萎縮,新樓更要「大劈價」求售。這些都說明現時樓市已由「過熱」變成「過冷」。若繼續維持辣招,樓市在多重壓力下隨時出現骨牌式下跌。

對香港來說,樓市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不但關係到社會的「財富效應」和消費,更關係到本港經濟復蘇。樓市不穩,人心難安,經濟難興,何來消費?內地城市已採取各種措施穩定樓市,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召開過5次會議,兩次涉及房地產市場,多番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既要穩定樓市,更要穩定經濟。本港當前經濟並不樂觀,更不能再自行削弱競爭優勢,人為地遏抑資產市場。

夜市救不了香港經濟。香港要提振經濟,應及早為資產市場「撤辣」鬆綁,讓樓市復常,並大幅減低股票印花稅,為市場營造更友好的空間。而且,樓市撤辣不單有利樓市健康發展,更有助吸納外來人才和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為香港招財引資,重新盤活資金和人才,香港的經濟動能才可以真正增強。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靠的是資金融通、資產市場暢旺,而不是夜市幾個熟食攤位。

作者是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韓成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