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伍美琴:「人工島研究公眾參與報告」讀後感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部水域人工島——勘查研究公眾參與報告》終於出爐。這項工程成本預計高達5800億港元(足足可以用來興建76萬個公屋單位,而全港公屋單位也只是85萬個),可是報告比之前類似的文件單薄,連回應都只是輯錄「曾發布的回應摘要」,令人感到失望。

看着該報告的封面,總覺得比例出了問題。當然這些不是建築圖,但是否也需呈現符合真實狀况的圖象?封面前面兩個島上的建築物,明明是高樓大廈,但其高度比其附近公共空間的建築物沒有高太多,甚至與封面後方島上的某些建築物高度相若,不成比例。

其實最理想的,是給大家看一個合乎比例的構思圖,這樣才可以令市民了解往後大概將會出現的模樣。畢竟,人工島密度是否過高,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與土地大辯論報告的差別

至於報告的內容,與之前如土地大辯論或其他新發展區的公眾參與報告,都有不少差別。例如2018年土地大辯論是通過不同渠道蒐集市民意見,包括網上、電話調查、市民提供的意見書,還有量性和質性分析。之前的公眾參與報告,都會提到支持和反對的意見,以及給予詳細回應。但這些都未有在這次報告中出現。

人工島報告表示在7800名公眾人士意見中,約六成表示支持項目,約兩成半反對,餘下沒有明顯立場。可是,我們未能詳細看這些意見。其實只要在收集意見時問准參與者,這些意見應該可以通過網絡分享予大眾。出於好奇心,筆者嘗試把綜合的意見分類。

論篇幅 不解為何「贊成」意見佔六成

第一類為贊成意見,佔所有歸納意見大約兩成多一點。例如支持3個島的設計;人工島應該可以緩解房屋短缺、提升休憩用地及社區設施標準,以改善生活質素;「15分鐘生活圈」和混合用途規劃;做好「藍綠網絡」和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環境;強化香港各區的連繫和整體交通網絡。但論篇幅,未能明白何解佔了六成。

也許,政府把建議類別也歸納為贊成?其實筆者不贊成建人工島,但如果政府一意孤行,也唯有建議他們會用最先進環保的方法去做。建議類別大約佔所有意見的三分之一,大多是關於土地、交通和融資方面。例如如何做好碳封存;設計好公共空間,而同時可以提升海岸防禦能力;保護人工島四周的生態;採用綠色、環保和節能的建築設計,以處理好廚餘和廢物;保留規劃彈性和提供土地,作更有創意的發展;人工島應該採用創新科技;禁止碳排放車輛出入人工島;各種安排以加強人工島與各區的連繫;及不同的融資方案。

餘下的是反對和質疑意見。例如對「Y形」水道設計及其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未曾做策略性環評;質疑人工島在氣候危機當前的抗禦力,以及為何沒有緊跟國家生態文明策略;從人口下降和「後疫情」商業用地空間需求改變,提出是否需要人工島;公私營房屋比例和職住平衡隱憂;人工島密度太高;擔心將來交通費用會過高,及影響元朗、荃灣、堅尼地城原有的道路網絡。

而大部分反對意見是針對融資安排,擔心會步外國填海失敗的後麈;國際金融市場不穩,擔心項目成為下一代納稅人的負擔;成本可能被低估(因為通貨膨脹和建設抗禦極端天氣的基建異常昂貴),而收益又過於樂觀(尤其是物業和土地價格正在下滑);擔心人工島拖累香港的國際信用評級等。

市民發表意見 應受尊重

就該報告綜合的意見,不見得有六成人支持,反而是大家仍然有好多提議和質疑。所以,筆者最失望的是報告第四部分「曾發布的回應摘要」。既然政府已經收到那麼多的意見,是否應該認真地回應一下?如果「獨立的填海及海岸抗禦專家委員會」認同設計策略,可否分享他們的專業意見?而生態和漁業方面,既然沒有不可克服的問題,除了賠錢,還會做什麼呢?那麼多人擔心融資的安排,政府會如何處理?其實報告內各項提議和質疑,都值得政府一一回應。

5800億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加上社會及生態的成本,往後是要香港甚或這個區域的人「埋單」。城市是大家的,每一個市民都應該有被聽見和在發表意見時得到尊重的待遇。我們都是「城市人」,是天生的地方營造者,應該有責任和義務一起去規劃這個城市的未來。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香港規劃師學會及英國皇家規劃師學會會士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伍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