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羅健熙:由活在舒適氣泡內的官員救經濟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展開,在周日亦舉辦了首場「地區諮詢會」,特首和司局長等官員空群而出,於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聆聽約120名出席者的意見。《星島日報》引述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指出席地區諮詢會的地區人士是由18區民政事務處向特首政策組提名。

一般聽到「地區諮詢會」這幾個字,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像是官員到地區與市民交流,讓普羅市民有機會參與對話的場合(或曰「落區」)。以往特區政府有過不同的處理,例如安排在社區會堂舉行,讓有興趣的市民排隊拿籌,先到先得;亦有委託大學經隨機抽樣方式邀請市民參與。簡單而言,都是政府沒法事前掌握參與者背景、立場、想法的一般普通香港市民。

辦地區諮詢會的價值所在

若然政府希望聆聽某些界別、人士、關注團體的聲音,其實大可直接安排他們在政府總部見面來吸納其想法。反正都是事前報名提名,何必大費周章,要官員、「市民」齊齊去某間學校辦個「地區諮詢會」呢?

去年還可以說,9月26日才將抵港檢疫要求放寬至「0+3」(不說還以為已經過了很久,原來一年未夠),疫情仍要小心管控,未必適合安排太多人聚集的公眾活動云云(雖然林鄭月娥最後一次施政報告的地區諮詢會亦是在疫情期間舉行),但今年仍維持這安排,實在令人大惑不解。

「地區諮詢會」之為「地區諮詢會」,官員特意要走到不同社區去參與那些活動,重點就應該是該社區的人,是方便他們出席你的諮詢,在他們住所附近就能夠參與。你要去聽那個社區的人有什麼想法、意見,特別可能是該區相關的建議;又或是你想接觸那個社區的居民,去接觸一些透過原有政府架構渠道接觸不到的人,「地區諮詢會」才有它的價值。

我無法知道政府如此安排的原因,惟我仍然希望當局可以安排一些真的可以讓市民自行報名出席的諮詢活動,讓不同市民——特別是未必與政府有恒常接觸、未必能得到民政專員推薦參加的人——可以暢所欲言,向政府最高層表達他們的意見;同時亦讓政府官員離開那個已經包了很多重的「自己人」氣泡。這樣或許能聽到更多更在地的聲音。

財政司長陳茂波上星期突然說起要「搞活搞旺夜市」,社會一時間陷入了「夜市」的討論。陳茂波的言論,即時令人聯想起深圳、北京等地的攤檔式或市集式夜間墟市,甚至有立法會議員、廟街商會等附和唱好,好像完全忘記了多年來政府牽頭搞的「市集」、「大笪地」的成效。

最近官員的說法較為清晰,那個「夜市」所指的原來是「夜經濟」,特首李家超亦在施政報告諮詢會上預告短期內會有措施。前天更有消息指,政府接觸了發展商,建議延後商場關門時間,讓市民在晚上都可以有地方購物食飯消遣等;地產商回覆傳媒查詢時都有積極回應。

夜間經濟沉寂 是因還是果?

香港過去的確是個「不夜天」,晚上經濟活動繁華,蘭桂坊、尖東、灣仔等酒吧,或者廟街、女人街等,都是旅客和本地人經常光顧流連的地方。疫後恢復通關,曾經被視為救命符;可是港人「報復式」外遊,反令通關變成部分店舖的最後一根稻草。於上月底,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受訪時指,酒吧業今年6、7月的生意額,比疫情期間更下挫兩成;近月也常見大小食肆結業,商舖營業時間亦沒有在「復常」後回復正常,早早便關門。疫情3年前後的對比令人唏噓,相信亦是政府想振興夜經濟的一大原因。

可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夜間經濟活動沉寂,是因還是果?是社會經濟問題的表象,還是問題的癥結?我會傾向認為香港那些寂靜的晚上只是問題表象,背後牽涉整體市民消費力、市民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市民的消費優次、香港對外地旅客以至外商的吸引力、外圍環境(特別是加息)帶來的影響、人口結構、生活習慣轉變等不同因素。

而且,香港過往成功的重點之一是鼓勵市民自發創新,容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以不同形式貢獻本港經濟和社會,百無禁忌,百花齊放;如今社會氣氛卻是禁忌處處、擔憂處處,高消費群體離港,加上中美政治角力激烈,香港無法像以往般在兩者之間的狹縫中找到空間生存。如此種種,都是對本港經濟的結構性影響。

政府的措施如建議商場延遲關門、推出優惠等,都是針對「表象」而下的藥。我不敢說全無作用,也相信業界樂見及願意配合嘗試,但有多少市民親身響應參與,則有不少疑問。而這些短期催谷的措施會否只是曇花一現、無以為繼,也令人憂慮。夜市只是治標不治本、聊勝於無的一項政策。施政報告需要着墨的是,在如此環境中,宏觀而言政府想帶香港走怎樣的路?

想市民有「幸福感」

至少先對政策有感

民主黨最近收到政府回覆,指其因事忙而無暇就施政報告會面討論。我當然不敢說民主黨的建議必然正確,惟我相信兼聽則明。若不同的安排都令市民覺得政府只重視「自己人」的聲音,市民又怎樣對社會政策有感?近年,不少政府諮詢都令市民或民間團體感到難以參與,也許亦值得在施政報告花點篇幅。想市民有「幸福感」,最少要先讓市民對政府政策「有感」吧。

作者是民主黨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羅健熙]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