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考古引入先進科技 學者料至少一年完成挖掘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至今出土文物逾1.2萬件。因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下月展出部分新出土文物,本報記者上周到四川成都,親身訪問曾參與發掘工作的學者。有學者分享,對比1980年代的考古工作,當局自2019年後已於發掘的過程引入先進科技,並搭建「現場發掘實驗艙」,以維持發掘現場的空氣、濕度及溫度等,有利出土文物長期保存。另有學者透露,三星堆目前已發現的8個坑中,當局已完成6個坑的挖掘工作,尚餘5號及6號坑未完成,料至少需時一年。

文物信息仍待了解 或需數十代研究

曾擔任三星堆遺址祭祀區8號坑的發掘現場負責人、北京大學考古教授趙昊接受本報訪問指出,三星堆的發掘條件對比其他地區屬非常優越,因發掘過程中已意識到其重要性,但至今仍未完全了解文物帶出的信息,或需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工作,故目前最重要為「如何將現場獲得的信息,全部合理地保留下來」,交棒予下一代。

現場設實驗艙 控溫調濕免受損

他又稱,當局於1980年代進行露天發掘工作,及後該區成為保護區,自2019年後為發掘工作引入科技,並在現場搭建實驗艙,維持現場的溫度及濕度,以長期保存文物。他以曾發掘約800根象牙為例,由於埋藏約3000年,象牙變得柔軟,便需在現場加固,並冷藏儲存。

儘管挖掘工作持續多年,但5號及6號坑的挖掘尚未完成。四川大學考古教授黎海超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預計兩坑至少需約一年時間才完成挖掘。談及兩個坑的特別之處,他指整個遺址中,首次於6號坑發現唯一的木箱,內有玉刀及絲綢,需繼續發掘,以了解內裏是否藏有其他文物。

他又分享道,由於5號坑較細,而且內含的金銀首飾排列「似有似無」,故整理時需「一邊思考,一邊商討」,以探討最完備的清理方案,為目前面對的最大困難。他補充,5號坑的金器及象牙數量較多,並發掘了已出土的「金面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