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溫子:塗鴉與惡搞、「政治波普」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本人拜讀8月13日《明報》刊登的葉蔭聰先生文章(〈無政治立場的政治:倫敦街頭的中國塗鴉〉),他以「塗鴉聖地」為其正統性,來嘲笑「一鵲」等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倫敦紅磚巷(Brick Lane)的塗鴉作品,反而變相看得出葉先生對中國現代藝術及這個作品的真髓,根本沒有理解,筆者感到非常遺憾。

本人不是中國藝術專業人士,但30多年來,在以香港、中國大陸為觀察對象的書寫當中,對中國現代藝術增加了些少了解,在此提出僻見。

倫敦白漆紅字塗鴉 非常有意思

雖然葉先生沒有直接把那些中國留學生罵為「小粉紅」,但坊間這樣罵他們的聲音不少。同時,在現時香港的社會氣氛下,並在大家不停盤算手裏的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價值的情况下,眼看紅磚巷的那24個簡體字標語,而多多少少有情緒化和激動,本人也能理解的。

但,本人卻認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作品。你稍微對中國現代藝術的脈絡有理解的話,應該同意這個作品如果在10年前出現,大家最多都只會稱之為「惡搞」。

在2013年,當時中國內地有一名藝術研究生叫葛宇路,他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北京市區一條小馬路,連路牌都換掉。結果百度、高德和谷歌(Google)地圖都把該路標示為「葛宇路」。後來該研究生在自己的畢業展覽上揭開真相,引起社會嘩然,政府部門馬上拆掉該路上所有的「葛宇路」牌子,改立「百子灣南一路」的路牌。這是本人一直懷念的一個非常奇妙且很幽默的事件。

其實早期的中國現代藝術,就是利用社會主義中國的標籤,而得以大受歐美藝術市場歡迎的。30年前,中國現代藝術家王廣義的作品,以毛澤東或文革時代的標語和口號海報為主題,被稱為「政治波普」(political pop),在歐美以高價成交。那些影像對藝術家本人來說,是在他成長過程中最親近、最熟悉且最仰慕的概念,是自然的表現主題。香港市民很幸運,因為當時著名的王廣義作品,可以在西九文化區M+希克藏品館直接觀賞。

塗鴉創作者不勇敢嗎?

但,「一鵲」等人並沒有那麼幸運。至今,在製作標語作品後,他們被戲稱為「小粉紅」,受到謾罵,甚至收到死亡威脅。本人對於葉先生在文章裏提到他們及彭立發(編者按:據報去年疫情期間在北京四通橋掛橫幅抗議者)並加以嘲笑,感到驚訝。本人很同意,彭立發在中國國內敢於站出來發聲是非常勇敢的行為,也擔憂他的安全。然而,「一鵲」等人難道不也勇敢嗎?

許多人僅僅從紅磚巷的塗鴉畫面,來判斷他們的創作意圖;但若稍有現代藝術的概念,便會知道現代藝術作品並非如此簡單。這並非本人臆測,而是從BBC(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註)中得知的重要信息,是該標語作品創作者之一「Gino Huang」在Instagram(Ig)上的留言(該帳號已被刪除,只能在BBC報道裏重溫)。

據BBC報道,Gino Huang表示「這個作品還未完成(this piece is not finished yet)」,並說道「與其他塗鴉一樣,被覆蓋和討論將是這幅牆的最終命運。我們期待它……成為這社區的一部分,每天人們經過時都能看到它,並融入到更大的故事中。(Like any other graffiti, being covered and discussed will be this wall’s final ending. We wish it…… to turn into a part of this neighbourhood that can be seen every day when people pass it by, and to be included into a bigger narrative.)」

換言之,Gino和「一鵲」等標語創作者,早已預見到這幅作品將被「覆蓋」和「討論」。此外,「一鵲」也在其Ig帳號中提到「我們每天到場觀察變化」。

他們在期待作品發生「變化」,這又說明了什麼?

不能以一時情緒 歪曲作品意義

這些標語,在中國內地會突然出現並要求你服從,且肯定不會被覆蓋和討論。然而,可以「人人自由表達」的紅磚巷呢?他們把已故作家的,以及悼念他的作品塗掉,人們憤怒衝到這24個字前,將它否定、批評、反駁、嘲笑、冷嘲熱諷、破壞……他們就是期待出現這些變化,這裏面有什麼意義?但,他們當中有誰能夠公開表達呢?畢竟他們在國內還有家人啊!

如果這就是作品的目的,你又怎麼能說「一鵲」等人不如彭立發呢?遺憾的是,他們的目的不是人人都領會到,可能這是因為他們作為藝術家未夠成熟的緣故。但本人認為,其作品的意義不能以一時情緒來歪曲掉。共勉。

註:”Brick Lane: Chinese political slogans appear on London street art wall,” 7 Aug 2023.

作者是日本自由撰稿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溫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