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范樂生:從青年踏入校園開始看:培育人才、挽留人才、送走人才

發佈於

【明報文章】「青年」在不同社區和文化有着不同定義,本文先集中討論就讀大學或大專院校的青年。大學的學習環境為一班青年學生帶來憧憬,渴望能升讀大學體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上周三是對於一班在DSE(中學文憑試)取得「大學入場券」的中學畢業生的重大日子,皆因是大學聯招(JUPAS)放榜日,筆者在此祝賀考進心儀大學的同學。當一名大學新生帶着對大學的憧憬進入新的校園生活,這4年及之後,理想與現實又是否相同?

開學之前,大學新生最關心的莫過於參加迎新活動,而大學學生會正是讓新生報名參加的地方之一。可是,現今學生欲聯絡學生會查詢校園事宜或參加活動,都要講求「彩數」,因並非每所大學都有學生會。而不少學生認為,參與學生會是讓他們在進入職場之前,對於處理人際關係、組織技巧及危機處理的很好鍛煉機會。

一直以來,學生會是大學生最重視的組織之一,籌組內閣「上莊」是在許多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必做名單」當中。可惜經反修例運動及實施《港區國安法》後,不少學生會逐漸受到校方不同的行政措施限制,學生會不再被校方承認、被禁止使用校內設施、暫停代收會費並收回會址。學生一人一票選出具代表性的學生會,校方竟花盡心力設置種種阻撓限制,不單切斷與學生的橋樑,更是切斷學生對校方的信任,雙方隔膜由此而生。

建包容社會 讓青年表達多元聲音

近年大學環境急速轉變,不僅是學生會受限制,還有院校陸續修訂大學條例、校友參選校友組織遇上困難等情况,而他們所經歷的尤如社會縮影。

現時政府着手推動不同青年發展項目,當中鼓勵「三政」(議政、論政及參政)。但諷刺的是,大學本應培養多角度思考和關心社會的優秀人才,但現今大學的轉變、施加於學生及學生會的壓力和限制等舉措,均使他們感沮喪和無助,客觀後果就是削弱青年的社會參與及公民意識。這樣青年又如何做到「三政」,為社會的美好出一分力?正本清源,培育人才需要大學提供優質課程、師資外,亦要政府和校方領頭建立一個包容社會,除了設立青年委員自薦計劃,讓青年在體制內表達意見之外,亦更需鼓勵青年在大學校園內以至政府體制外表達多元聲音,而非背道而馳。

青年宿舍計劃 杯水車薪

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對於本身擁有專業資格畢業者,確實是簡單很多,他們可以直接投身該專業行業,發揮自己所長,一步一步發展其事業;但對其他青年,卻可能是一個「頭痛位」,當中薪酬待遇往往是不少大學畢業生最現實的考慮。現時外間一般工作起薪普遍於1.4萬至1.8萬元之間,若花七八千甚至過萬元租房子,他們便難以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即使續與父母同住,亦會感到一定的生活壓力。

在高生活成本下的香港,他們要維持自身生活,更要照顧自己家人,亦需考慮到日後組織家庭的需要。當他們逐漸發覺理想與現實並不一致的時候,熱誠會被削磨,變為一個名副其實帶着軀殼上班的「打工仔」。特首在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擴大青年宿舍計劃至酒店和旅館,希望讓青年可以三四千元月租租住宿位;可惜至今只批出不夠500個宿位,可謂杯水車薪。

在港青年能否看到希望?

政府不停強調「搶人才、留人才」,但又如何着力留住本港青年?早前當局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恒常化,向企業提供最長18個月、每人每月1萬港元薪金津貼,並以不低於月薪1.8萬港元聘請本地畢業生往大灣區。反觀勞工處的展翅青見計劃,僅為15至24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離校青年,提供職前及6至12個月有薪在職培訓,惟其薪金大多不如前者計劃的豐富。即使不比較兩計劃,在港辛勤工作的青年也不禁會問:政府為何只補貼大灣區上班的人?香港不是要留人才?

過去政府不斷強調,只要香港具吸引力,令本地青年看到希望,便自然會留下。可是,究竟在港生活的青年看不看到這個未來和希望?筆者相信他們心中自有答案。同時,政府有否認真了解這一代青年的需要和困難?

當青年經歷大學及踏入職場的階段,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很容易會被現實大環境中的阻礙削磨他們的鬥心。筆者去年從大學畢業,在此互勉,期許我們的初心和信念不會輕易被現實打倒。我們需緊緊擁抱我們的夢想和熱誠,於困難中逆流而上。

作者是民主黨青年事務發言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范樂生]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