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輝:發揮港校優勢 防脫鈎促科創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高等院校(以下簡稱「港校」)作為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以師資力量強大、學術積澱深厚、國際化和研究水準高而聞名於世。回歸以來,港校不僅為特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也為國家科技創新和國際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隨着國際形勢丕變和中美持續脫鈎,港校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如何發揮港校優勢,防脫鈎、促科創,實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有以下思考,現不揣淺陋,拋磚引玉,就教於方家。

港校優勢 難以取代

雖然近年來在各項國際排名中,以清華及北大為首的內地高校表現卓越、排名飛升,但是它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難以超越港大、中大為代表的香港高校,這是因為港校具有以下的獨特優勢——

(1)卓越的學術聲譽。香港高校偏重基礎理論研究,學術研究水平國際一流,科研論文量質皆為上乘。例如,在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的2022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港校共有7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0名,分別是牙醫學、教育學、地理學、語言學、社會政策與管理、酒店與休閒管理、表演藝術。在其他世界大學排名和學科排名中,港校一直處在全球第一方陣,多所院校進入全球前50名。

(2)完美的國際化程度。香港高校薪酬高,且普遍採用全英文授課,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師資。現時港校教師大都擁有海外知名學府的博士學位和教職經歷,還有諸多世界級院士和科學家。因此,在各項排名當中,港校教師的國際化程度確是國際領先。例如,單以教師所持外國護照的比例來計,港大曾以單項滿分的成績排名國際化程度全球第一,且連續多年居首。另外,港校在回歸前採用英國高教體制,後逐漸改為美國體制,學位學歷廣受國際認可,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國際對接,能夠培養國際化人才。

(3)持續的教育創新。香港高校在教育理念、辦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都不斷創新和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及社會需求。例如,香港高校實行「全人教育」,課堂教育並不是學習的全部內容,學生還需要參加社會服務、領袖訓練、宿舍活動等各種活動。其舍堂文化、書院制等,都旨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本港高校還注重通識教育、靈活自主的課程選擇、豐富的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等,使學生能夠接觸不同的知識領域及文化背景,拓寬視野和思維。

(4)便利的對外合作。香港地處東西交匯、中外交流的戰略要衝,港校得地利之便,積極參與各項國際教育交流及合作,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實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教師訪問、聯合培養、科研協作、聯合實驗室等,促進雙方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近年來,香港高校亦與內地高校開展廣泛和深入的合作交流,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設分校或校區,跟內地高校共建研究院或聯合實驗室,共同服務國家戰略,前途不可限量。

獨特優勢 亟待發揮

那麼如何發揮香港高校的上述獨特優勢,防脫鈎、促科創呢?筆者以下幾點淺見,僅供腦力激盪。

(1)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與內地高校開展更廣泛和深入的合作交流。大灣區是國家重大戰略規劃,旨在對標美國加州大灣區,打造世界級灣區城市群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加州大灣區是世界科創中心,其成功絕對離不開加州大學的加持。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共有10所分校,在UC Berkeley和UCLA兩大龍頭分校的帶動下,都先後躋身國際前列,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公立大學。

香港高校作為大灣區的重要教育資源,理應以港大、中大和科大三駕馬車為龍頭,帶動灣區內的高校協同作戰,形成集團優勢和規模效應。例如,八大港校都可在大灣區開設分校或校區,長遠甚至可以考慮建立灣區高校聯盟,甚至是合作協調辦公室(省部級),增強雙向聯繫和溝通,促進雙方學術交流及人才培養,做大做強,以進一步提升灣區大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聲譽。

(2)積極響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利用大灣區內縱深且廣闊的產業鏈,共同推動電腦科學、量子科學、人工智能、醫藥、新能源等各個「卡脖子」行業的科創、生產和應用,防範中美脫鈎風險。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將會持續對中國施以科技封鎖和各種打壓,中國將面臨一系列的關鍵技術斷供和產業孤立危險。

灣區要在自主創新、自給自足方面,打造出核心競爭力和優勢。香港高校是中國科技創新的一股重要生力軍,應該並且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優勢,與內地高校共同攻克一些關鍵技術難題,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安全保駕護航。例如,港校可以與內地高校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中心,形成以「香港研發-內地製造」的模式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化,實現優勢互補、合作雙贏。這既可提升港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地位,也為國家的科技崛起和自主創新做出貢獻。

(3)取消現有對港校的限制,全面開放國家自然科學、醫學、教育和社會科學等所有科研基金的申請,讓港校與內地高校享受同等待遇。當局應該允許國家科研經費直接「過關」、「過河」,讓港校優質科研力量為我所用、為國出力。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目前還沒有對香港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開放。其實,這兩所大學也是有能力申請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

(4)將港校納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簡稱CSC)各個公派留學項目計劃。CSC各項公派留學,優先考慮美英澳加歐等地的名校,並不資助內地學生來香港高校讀博士學位。 在過去40年裏,這一政策為中國內地培養了巨量的海歸人才,促進了科創與產業發展。但是自2019年以來,美英澳等國開始拒發中國理工科博士生的留學簽證,導致電氣電子工程、計算機、機械、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理工類學生無法出國留學。CSC也應審時度勢,及時調整政策,讓內地學生可以公派來港留學,藉機向香港科研界「泵水」,助力港校騰飛。

中國內外循環的關鍵接口

簡而言之,在中美脫鈎大趨勢下,香港高校天然形成了中國人才與科技領域裏內循環(國內人才流動)和外循環(國際人才流動)的關鍵接口。只要有香港高校在,這內外兩大循環就不會徹底斷開,中美脫鈎就無法實現。所以,發揮好香港高校的獨特優勢,將有力促進國家科技創新,有利於防止科技脫鈎。

(筆者按:本文觀點與作者單位無關)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