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永新:復和之路所需的社會氛圍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要復和,這是不少港人的心願。但怎樣才可復和?過去幾年,香港出現巨變,怎樣的復和才適合現今社會狀况?復和不一定要走回頭路,相信沒有港人願意看見過去那種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情况再次出現。這樣,復和指的是什麼?

筆者認為,與其爭論什麼才是復和,現在應做的是創造一種復和所需的社會氛圍,或可說是復和所需的條件。這樣,什麼是復和的條件?首先要指出的是,復和能夠出現,單靠一方的努力不可能成事;唯有各方都有復和意願,並且願意為復和創造條件,社會才會恢復和諧,港人才會再次互相包容、求同存異,香港才會有美好明天。

復和先決條件是建立溝通渠道

雖然說各方都應當為復和努力,但在創造條件方面,看來政府必須首先採取主動。現在復和的最大障礙,是根本沒有溝通及對話的渠道。為打破僵局,政府必須踏出第一步,釋出善意,表明政府不僅願意與支持者對話,那些批評和不滿政府的,只要他們維護國家和特區的安全,政府的溝通渠道是常向他們敞開的。其實,政府與批評和反對者溝通、對話,政府又會有什麼損失?

不過,溝通要暢順,必須是雙向的;若只有政府願意對話,溝通不會有成果。筆者在這裏呼籲那些與政府持不同立場的人,放下成見,嘗試與政府對話,並且從聆聽中理解彼此的看法,這樣的溝通才會有意義。也就是說,對話雙方都必須明白,要復和就得各讓一步,公義和真理不會由一方單獨擁有。唯有這樣,僵局才有可能打破,社會才有復和的曙光。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講過:「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換言之,港人只要愛國愛港、遵守一國兩制方針,他們就應有權利和機會,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及香港未來的意見。

港人對香港未來 沒有共同願望

復和的另一條件,是港人對香港的未來必須有共同願望,這樣才會同心同德地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可惜的是,港人對香港的未來,看來並沒有共同願望,也沒有什麼共同追求的目標。這樣政府怎可以凝聚民心為未來打拼?李家超上任行政長官後,強調港人必須掌握大灣區發展機遇,「拼經濟」一詞常掛在他的嘴邊。

無疑,經過3年疫情,香港經濟嚴重受挫,李家超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市民是認同的。然而,發展不能僅有經濟一面,未來的香港怎會只有一個面貌?尤其是近年出現的移民潮,社會會有什麼變化?香港的未來又會是怎樣的樣式?顯而易見,港人對香港的未來仍有不少疑問,李家超要凝聚民心,還要加倍努力啊!

總結以上討論,可見香港要復和,首先就得創造復和的條件,不走回頭路,而是為香港的未來創造新的社會氛圍,這方面包括:建立政府與全體市民溝通及對話的渠道、營造接納不同意見的氛圍、政府凝聚共識為未來打拼。至於如何達到復和的條件,筆者有以下建議——

建立恒常與民溝通渠道

第一,與市民溝通方面,筆者建議政府在制訂政策時,應盡量「由下而上」。什麼是「由下而上」?簡單來說,就是多聽市民意見,及擴闊他們參與政策制訂的機會。過去幾年,因疫情關係,政府不是擱置政策的諮詢程序,就是壓縮諮詢時間。這種情况並不理想,就算政策最終得到市民歡迎,惟他們沒有充分表達意見和參與的機會,對政策可能一知半解。

李家超施政以結果為目標,市民是認許的,覺得施政除了符合現今社會需要之外,也一改以往那種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弊端。不過,就算李家超一年多的施政有成績,市民可能覺得這是李家超的功勞,自己是受惠者,而並非政府與民同心的施政。近日就施政報告展開的諮詢,顯示李家超願意聆聽市民聲音,也盼望在今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能交代如何吸納市民意見,並確立恒常化的溝通渠道。這樣,不僅有利日後市民的參與,也是為了復和建立溝通渠道。

另外,政府與市民溝通,範圍必須廣闊和避免排斥性。2019年修例風波前,「公民社會」是流行用語,目標是建立市民的公民意識,希望透過民間力量,解決社會一些問題和需要,不用凡事倚賴政府。公民社會的特色,是社會裏有眾多由民間發起的組織,這些民間團體在香港稱為非政府機構(NGO)。這個用詞是1991年社會福利發展白皮書提出來的,作為政府以外民間組織的統稱。今天,「公民社會」和「非政府機構」兩詞都帶點負面意思,好像社會由公民主導,一切事情皆以公民意願為依歸;至於政府以外的非政府機構,也有點不受政府監察的意味。

無論用的是什麼名稱,民間組織一向都得到市民支持和認可。而透過這些民間組織舉辦的活動,市民不僅發揮守望相助精神,也表達了他們對別人的愛心和關懷。毫無疑問,民間組織絕對有存在的價值,政府不應因少數「別有用心」的團體而因噎廢食,更不應與深受市民歡迎的非政府機構保持距離,好像不再認許他們的工作。政府應該明確表明:非政府機構只要維護國家和特區的安全,都是政府溝通的對象,也會得到政府支持和鼓勵。

暫且擱置政制發展討論

最後,兩周前,筆者在這欄提到港人所以有隔膜和無力感,癥結所在,是港人對政制發展有不同看法(〈香港要復和 觀念修正不可缺〉,2023年8月4日):一邊廂,泛民及他們的支持者認為,香港應盡快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這樣才是公平和公正;另一邊廂,建制及他們的支持者認為,普選是終極目標,最重要是考慮香港實際環境和情况,政改不應損害香港繁榮和穩定。至於政府對政制發展的看法,是任何改動都必須遵守《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有關條文和決定,必須依循「愛國者治港」原則,及必須維護國家安全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筆者無意在此提出各方都可接受的政改方案,也看不到在未來三五年內,香港政制會出現重大改變。所以,與其把議程提出來供公眾討論,還是暫且擱下來。况且立法會和行政長官改選是3、4年後的事。筆者明白,政改仍是不少港人心中無法釋懷的死結,一些年輕人也因為政改得不到公平和公義的處理而離港;但這個死結是否在短時間內無法解開,香港的未來就沒有希望?

筆者相信,民主並不限於政改一事。如果政府能夠多聽民意、容讓市民有更多參與社會事務的機會,社會裏能夠有更多包容和接納、市民間能夠有多些關懷和互助,復和並非遙不可及。

(附:筆者連續寫了兩篇關於復和的文章,自覺好像癡人說夢話,惟復和之路漫長,一些夢話還是有必要。夢話講完,下一篇返回民生議題,是筆者對施政報告的期望。)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永新]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