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阿富汗變天兩年成定局 各國避建交難避接觸 塔利班政權外交「非正式復常」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日(15日)是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兩周年,因管治架構缺乏種族或政治包容,侵犯基本人權的爭議亦從未消失,其政權復辟至今仍未獲任何國家給予法理上的外交承認。然而,隨着塔利班掌權根基愈來愈穩,在經濟利益等現實需要下,中國和中亞五國等周邊國家陸續在不正式建交下重啟跟塔利班政權的外交接觸,即使美國也不例外,令塔利班政權得以在很大程度上於外交層面「非正式復常」。

中國是在塔利班問題上其一最活躍的國家。早在前年7月、即阿富汗變天前一個月,中國已接待塔利班代表團到訪,到變天後兩個月(前年10月),時任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卡塔爾會見塔利班政權的代理副總理巴拉達爾和代理外長穆塔基。去年3月,王毅更親訪阿富汗,同月稍後穆塔基應邀訪華,出席安徽屯溪「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場邊舉行的首場「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自美軍完成撤出阿富汗後,中國即有份牽頭召開「阿富汗鄰國外長會」。

接觸塔利班 中國其一最積極

涉及阿富汗與其周邊的經濟利益,被認為是中方積極行動的重要因素。在喀布爾陷落後約一周,解放軍出身的戰略學者周波投書《紐約時報》,指北京跟塔利班可互予所需,而中方最看重阿富汗的基建和工業建設以及未開發礦藏的機會。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更牽動中方「一帶一路」倡議重點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的發展,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今年5月在伊斯蘭堡舉行外長會議,有巴國官員向《金融時報》坦言:「令阿富汗參與經濟活動的想法,已將中、巴兩國聯繫在一起。」

中亞難抵經濟誘因 塔吉克例外

較北京遠更在意塔利班復辟所帶來安全隱患的中亞國家,在經濟誘因下也相繼「屈服」。以中亞龍頭大國哈薩克為例,該國今年4月派出貿易部長出訪喀布爾後不久公布妥協方案,雖然繼續拒絕給予外交承認,但會為塔利班提供大使館辦公區域,哈方則可在喀布爾設立貿易聯絡處。哈薩克外交部發言人斯馬迪亞羅夫承認,阿富汗是「非常大和有前景的市場」——阿富汗人口4100萬,比中亞五國人口最多的烏茲別克還要多600萬。哈、阿雙邊貿易額去年升至10億美元,即塔利班奪權那年的兩倍。

斯馬迪亞羅夫強調,類似安排已在中、俄和巴基斯坦等多國執行。其中俄羅斯外長今年4月表明「認為塔利班是現實」,故有必要跟其當面對話,但莫斯科不會在法理上承認塔利班,「除非它履行國際承認的責任」,包括種族和政治上的管治包容,以及女權等基本人權。中亞五國僅有塔吉克沒有類似安排——塔吉克政府支持阿富汗境內屬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的反塔利班民兵,也提防塔利班在邊界地區扶植反塔吉克世俗政府的激進宗教武裝組織。

在阿富汗的周邊國家紛紛選擇以保持不建交為前提跟塔利班政權進行外交接觸下,西方態度也開始軟化。聯合國今年4月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阿富汗問題會議,儘管受制西方和離散阿富汗人的關切,未有邀請塔利班參與,但聯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承認,如要達至目標,「我們不可(跟塔利班)斷絕接觸」。

美官員上月會塔利班 撤軍後首次

美國官員上月底在多哈會見塔利班官員,是美軍撤出阿富汗兩年以來雙方首次公開外交接觸,但美方事前仍強調,會面「並非暗示美方政策有任何改變」,跟外交承認或雙邊關係正常化無關。

明報記者

(世局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