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國際未管制 新興污染物威脅鯨豚 濃度隨食物鏈倍增最終可傳人 專家促規管

發佈於

【明報專訊】布氏鯨闖入本港水域後死亡引起公眾關注。在本港生活的鯨豚一直面對多重健康及死亡威脅,包括在環境中可致癌、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繁殖系統紊亂等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城大及都大研究發現,隨着管制措施奏效,傳統用作防火物料等的POPs在江豚的皮下脂組織濃度趨降,但市場研發的替代品近年湧現,用作防污織物、滅火泡沫、食品包裝及易潔鑊的新興POPs在本港鯨豚樣本濃度趨升,2018年較2012年分別上升2.8和5.6倍,部分更是在全球處於較高污染水平,毒性資料顯示可造成鯨豚生殖障礙等潛在健康風險,至今國際無任何管制措施。而這些污染物濃度亦會隨食物鏈倍增,最終可能傳給人類,並於體內累積,專家認為有急切規管需要。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傳統污染物被禁 替代品湧現

近年國際陸續禁用POPs,與此同時替代品湧現,即新興有機污染物,作用包括防水、防污和防油等,如廣泛應用於易潔鑊、地毯、食品包裝等物品的「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以及在塑膠、纖維中大量使用的「溴化阻燃劑」(BFRs)。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化學系環境毒理及化學講座教授梁美儀表示,由於新興有機化合物在使用上不受規管,即使這些化學物質在大自然殘留的時間較短,但由於廣泛使用,仍可經食物鏈累積及倍增,影響或較傳統POPs更深遠。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都會大學攜手研究本地海洋哺乳類動物的POPs濃度及其長期變化,今年先後於5月及6月發表各一項研究,內容已刊載於《環境科學與技術》。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助理教授阮悅斐表示,研究團隊於2013至2020年在本港收集的35條中華白海豚及70條江豚組織樣本做化學分析,發現近年已受管制的化合物例如常用於阻燃劑的多溴二苯醚(PBDEs),在江豚的皮膚油脂組織中有明顯減少趨勢。PBDEs於2009年被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2014年在中國正式淘汰,這證明立法管制有害物質能有效減少江豚體內污染物。

可致生殖障礙 港濃度屬較高

但研究團隊同時發現,新興POPs正危及本港鯨豚。本港擱淺的白海豚及江豚的肝臟和皮膚油脂樣本中,PFAS和鹵化阻燃劑(HFRs)的濃度分別達每克數千納克和數萬納克,在全球處於較高污染水平。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小鼠等哺乳類動物的毒性資料推斷,現時有機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已可能對棲息於本港的白海豚和江豚造成生殖障礙等潛在健康風險,認為有急切需要規管這些新型有機污染物。

研究團隊另一項研究於2012至2018年收集25條白海豚及72條江豚組織樣本做化學分析,結果發現,白海豚和江豚體內含有多種新興有機化學品,部分是傳統有機化合物的替代品。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王琪表示,結果發現兩種新興有機污染物「全氟丁基環己烷磺酸鹽」(PFECHS)和「2,3,3,3-四氟-2-丙酸酯」(HFPO-DA)的濃度由2012至2018年呈上升趨勢,而2018年較2012的上升幅度分別是2.8倍及5.6倍。

資料顯示,這兩種新興POPs用於防污織物、滅火泡沫及食品包裝等。王琪稱,目前該兩種污染物的毒性數據非常有限,更無任何管控措施,但研究團隊考慮到該兩種新型污染物與傳統有機污染物有着相似的化學結構,推測廣泛使用亦可能與傳統有機污染物有着相似風險,認為該兩種化合物濃度上升值得關注,應做更多研究以確定風險,從而為這些新污染物制訂管控措施。

本身是研究團隊成員的都大校長兼環境化學講座教授林群聲表示,新興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種類甚多,大部分不受規管,認為世界各地應做更多研究以揭示潛在生態風險。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中華白海豚和江豚面對多重壓力和威脅,包括棲息地喪失、海洋污染、食物減少、海上交通意外及疾病等,雖然現階段未能得知個別項目對鯨豚影響佔整體威脅的比例,但減少其中一種威脅,已可有效保育該物種。

環署:港水域毒物水平符標準

環保署表示,自2004年起一直就本港海洋環境中有毒化學物質的水平及分佈情况做周期性系統監測,當中包括多種傳統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及其他一些新興化學物質。監測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在本港水域的有毒化學物質水平與國內外水域大致相若,並符合本港及國際間有關保護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的風險評估標準。

(城市保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