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地出口跌14.5% 近3年半最差 分析:歐美高息打擊外需 影響聖誕訂單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國內地7月外貿跌幅加劇,海關總署公布按美元計算出口總額按年下跌14.5%,創2020年2月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高於市場預期的13.2%,進口額則按年下跌12.4%,貿易順差則按年上升1.52%至806億美元。除汽車出口受惠電動車急速增長,多個製成品、原材料和生產設備出口金額皆有逾一成跌幅,分析指歐美高息環境,對外需影響浮現,疲弱需求將影響歐美聖誕消費旺季對內地產品訂單。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按出口貨品類別計算,服裝為內地出口金額最大項目之一,按年下跌18.72%,家電按年下跌3.56%,用於生產的通用機械設備金額,按年下跌11.9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下跌28.92%,整體高新技術產品金額,按年下跌18.1%。不過汽車出口延續強勢,7月出口金額按年急升83.26%,出口量按年上升59.37%至43.8萬輛。

按出口地區計算,首7個月內地對歐盟和美國出口額,各下跌8.9%和18.6%,分別較首6個月下跌加劇2.3和0.7個百分點。因中美貿易戰、新冠防疫影響生產,加上成本上升,近年不少外企在內地以外如東盟地區多設生產基地,內地向東盟出口原料和生產設備,有助減輕對美出口減少的影響,不過今年外需疲弱亦打擊東南亞出口,內地對東盟首7個月出口額,由首6個月按年增長1.5%轉至下跌2%。

原材料跌價 進口挫12.4%

歐美自去年開始加息遏止通脹,市場已對今年內地出口疲弱有所預期,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指出,即使歐美開始停止加息,惟加息對收緊經濟的作用滯後6至12個月,銷售放緩帶動庫存高企,連帶來自感恩節、聖誕節的歐美下半年銷售旺季的訂單也不會太強。

過去內地對東盟出口,為對歐美出口下跌提供緩衝,惟這些出口最終亦會受歐美需求影響。雖然市場今年對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改善,不過周洪禮指出主要由於當地服務業較強勁,對商品需求改善不多,整體需求雖好過預期但仍是疲弱,他預期在歐美經濟開始好轉前,內地出口今年底或明年初仍然會受壓。

進口方面,7月多項原材料進口金額按年下跌,如原油按年跌20.79%,鐵礦砂跌14.94%,不過按進口數量計算,兩者分別實際按年上升17.03%和2.45%,反映進口金額下跌部分來自商品價格,周洪禮指內地整體就業回到疫前,工資續有增長,而部分原材料進口量好過市場預期,反映內地需求實際並非太差。

近期政府推出多項刺激內需政策,隨着政策效果浮現,至今年底進出口會逐步改善。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