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洪水橋綠色運輸擬採巴士電車 土拓署:較高架捷運成本低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自2017年起計劃發展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提出在該區設立「綠色運輸系統」,相關研究結果近日出爐,研究建議系統仍以路面模式發展,即環保巴士或無軌電車,並非高架軌道捷運系統。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釋,路面模式更易到達,且視覺影響較低,調整路線及班次較靈活,與高架捷運相比行車時間差不多,但建造成本較低。

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憂路面模式會令系統如現時輕鐵般與其他路面車輛爭路,重現「共用路權」易釀擠塞問題,批當局只着眼建造成本,長遠犧牲發展彈性空間,目光短視。屯門區議會今日將討論有關議題。

張欣宇批短視 憂如輕鐵爭路釀擠塞

當局自2017年起研究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建「綠色運輸系統」,2019至2020年曾諮詢公眾,土木工程拓展署近日向屯門區議會提交文件,說明系統研究結果。根據文件,該系統將會貫通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和元朗南發展區,鄰近籌建中的屯馬線洪水橋站及現時的天水圍站,銜接輕鐵泥圍站及頌富站,全長16公里。

文件稱署方按路線靈活性、車站可達性、視覺影響、整體行程時間和建造成本5項因素,考慮以路面模式或高架捷運模式建造系統,最終建議採用路面模式,因可採用車外收費系統和低地台設計,有較高的車站可達性,視覺影響亦較低,可與新發展區的環境融合,而在行車時間與高架模式相若下,建造成本較低。至於路權問題,署方於文件稱已檢視系統與現有天影路配合和安排,確認兩者可產生協同效應。

翻查立法會文件,當局曾以2018年9月價格計算,初步預算高架捷運模式需約400億至450億元,路面模式採用的環保巴士料需約200億至250億元,電車則需約250億至300億元。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