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趙永佳、李越民、錢悅珊:跨課程學習在香港小學:走得多了也成了路

發佈於

【明報文章】提起「跨課程學習」,大家或想到「芬蘭模式」,印象中芬蘭小學課程沒有分科,讓學生做專題研習般,從特定的探究議題出發,主導學習。姑勿論這印象是否正確,本港大部分小學專科專教仍是主流,專題研究只在日常教學中聊備一格(例如在統整周),點綴存在。這樣看,本港仍未大規模推行跨課程學習。

這並非完全正確。去年教育局公布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列明「跨課程學習和閱讀」是小學課程優化重點之一。文件指出跨課程學習活動應與平日課堂講授不同,學生需學會將個別學習領域掌握的概念,遷移到其他新的學習情境中,融會貫通(第一章,頁28)。因此,文件要求學校需「加強統籌與協調不同學習領域/科目和組別合作,在整體規劃上可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如此方能「令學習模式變得靈活連貫和有趣味,以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進一步為自己的學習賦予意義,愉快地成長」(第二章,頁7)。

原來在香港,跨課程學習也是政策要求來的。

參觀「跨課程的學習」課堂後,會發現課堂以真實情境中的客觀課題作為「主題」。學生在老師引導下結伴找答案,由於涉及知識源自不同學科,學科色彩就相對模糊了。現今社會和科技迅速發展,學生辛苦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到畢業時可能已經「過時」。教育學家認為與其讓學生「學懂」既定知識,不如學懂如何「學習」,藉由一個主題,讓學生把相關能力與態度培養起來,延伸應用至所有領域。

願景很美好,但如何才能有效推展跨課程教學呢?

站在巨人肩膀上 看得更遠

因為有着公辦實驗教育的制度加持,台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下稱「和平實小」)在兩岸四地中,在跨課程學習上走得較前。該學校主張主題教學,在跨領域主題課(每天都佔一定課時)中,老師將4個學季設定成不同主題教學,選用本土素材。

主題學習的一大特點是糅合分科領域的知識。以二年級的夏季主題課「空間設計師」為例,學生的任務是改造教室空間、動線和規劃擺設,可建立和深化數理科知識;同時他們要訪問校內不同成員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對公共空間規劃有初步認識,這則與人文社會科連接。

主題課另一特點是打破以老師為知識建構者的傳統,採用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和專題本位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作為學習知識的架構,讓學生在任務中建立知識和技能。以一年級春季主題課「野餐規劃師」為例,學生的任務是準備野餐及籌備露營大會。在認知方面,他們要認識營養,調整生活作息習慣;在技能方面,他們學做糕點,規劃時間、生活和飲食,建立多元自主照顧身體的知識及技能;在情意方面,學生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活美感。這種情境學習,引導學生將所學轉化為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產生真正的學習遷移,與生活扣連,令學生更主動學習。

本文短短篇幅難以總結「和平實小」的跨課程學習經驗,但該校黃志順校長將在8月來港交流,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留意。

香港的嘗試

同樣是華語世界,香港在政策上有依據,只要認同跨課程學習的意念,各校也在嘗試用不同方法實踐。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跟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與社區研究課程,於上半年合辦「龍躍頭社區連結項目」,旨在連結學校和附近的龍躍頭社區,讓小學生探究龍躍頭社區特色及中華文化。歷時半年的10多節課中,學生考察龍躍頭及製作藝術品,並學習在成果展中為家長及老師導賞。活動橫跨3個學科︰首先,所傳授的中華文化知識如圍村習俗和建築特色,與常識科銜接;其次,藝術創作屬視覺藝術科,培養學生探索美感;再者,導賞課所學表達技巧等培養學生基本語文素養,與中文科銜接。

皇后山項目令我們明白,有效的跨課程學習必然善用學校身處的社區資源,才容易創造真實的學習場景。位於屯門碼頭的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同樣也善用校園空間及身處的地理位置,發展一個名為「生態園課程」的三環跨課程,將價值觀教育、常識科及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教學內容連繫起來。利用真實的生態園場景,讓學生觀察及照料園內動植物,學習常識科「人與環境」的學習範疇。當這個「生態園課程」逐漸發展完備後,學校其他科組亦逐漸利用校本課程的真實情境回饋其他課程教育,如生態寫作、植物素描等,再與語文科及視藝科銜接。

除學校外,香港也有團體推動跨學科學習,例如教育大同。「感.創.做」計劃(Learning by Doing)是教育大同在跨學科學習上的重點活動,以10個主題貫穿個人、家庭和社會層面,培養初小學生愛己、愛家、愛社區、愛國的精神。學生透過製作小發明、設計模型等,將各科知識融會應用。以3年級其中一個主題課「生活放大鏡,小小科學家」為例,這主題旨在教導學生愛護地球。學生運用創意和環保概念製作產品,其後於市集售賣,為環保組織籌款。審美觀是製作時需考量的一環,過程中又用到不同物料,所以是常識科和視藝科的跨學科活動。

又以主題「珍賞香港」為例,課題旨在讓學生認識並欣賞本地文化和美食,以增強對港歸屬感。學生設計本地一天遊路線,於展覽中介紹行程特色,過程能夠訓練小孩的語文能力,所以是一個常識科與中文科的混合課堂。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文只列出一些筆者們較為熟悉的小學跨課程學習探索,事實上有不少小學努力向學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學習機會,走在跨課程學習的路上。我們為這些小學鼓掌,這條路猶如《聖經》上的窄門,值得走,但走得辛苦。

辛苦的原因,首先是老師需花精力設計真實的學習環境,比專科學習需要更多支援。要令跨課程學習奏效,必然要由學生的真實生活出發,教師需尋找和創造符合學生生活的教學資源。上面例子輕輕提及動用學校附近的社區和自然資源,奈何要開發及轉化為真實的學習情境,足以讓學校累透。我們極需要教育局、大學及上述民間教育機構協力支援學校,開發學校附近的資源,方能讓跨課程學習扎根。

評量文化 或礙發展

開發資源要花精力,或能成事,但可別忘記現在的評量文化有可能阻礙跨課程學習的發展。雖說最新的小學指引中重視教師的評量素養,尤其希望學校探索在傳統紙筆測考及家課作業外的可能,惟始終小學也要應付「高風險考核」(high-stake test)諸如呈分試、Pre-S1(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等。這些考核主要是知識主導,學校就難免更重視會考核的知識(例如語文、數學)。跨課程學習本身,擅於培育能力與價值觀;當評核仍是紙筆考核為主,則未必適合大規模轉向跨課程學習。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障礙,就是教師未有準備如何設計跨課程教學。小學老師是要專科專教,各有專業學科身分,例如中英數常音體藝。當老師教授非自己專業的科目時,本有主次疏離之分,這種身分認同障礙會影響跨課程教學發展。此外,教師還需了解和掌握其他科目的知識及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及更新知識和技能,方能更好實行跨課程學習。

但我們仍然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路是光明的。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李越民是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講師,錢悅珊是教大社會學與社區研究課程學生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趙永佳、李越民、錢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