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梁幸發:亟待改進的醫療改革

發佈於

【明報文章】執筆之時,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即將就今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展開諮詢。誠然,現屆政府展現務實新作風,如近日展開的控煙策略諮詢,雖引起社會不同意見者討論,但無疑反映了政府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的堅定決心。然而,本港「老大難」的醫療問題一直存在改革的聲音。去年施政報告曾作出多項建議,包括發展基層醫療、縮短專科輪候時間及增加醫護人手等,但一年將至,其成效似乎有待觀察。

本港公立醫院的急症室及專科門診素來輪候時間長,其中急症室在流感高峰期普遍需輪候8小時或以上,而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更動輒數以年計。根據醫管局資料,以眼科為例,2022/23年度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由51至167星期不等,情况極不理想。此外,近日有疑似精神病患者導致市民不幸喪生的事件,揭示了現時本港只有不足400名精神科醫生,卻需照顧全港約29萬名精神病患者,平均每名醫生需處理超過750名病人,以上種種反映現時的醫療制度委實對患者支援不足。

引援紓人荒 增學額長遠應對

歸根究柢,本港醫生人手短缺,2021年本港每千人口只有約2.1名醫生,比其他發達經濟體如新加坡、日本和歐美國家普遍達2.5名或以上為低。此外,本港公私營比例失衡,其中不足一半的專科醫生在公立醫院服務,卻照顧了全港近九成的病人,明顯是本港醫療問題痛點所在。

人口老化使市民對醫療服務需求將有增無減,預計本地醫生人手將持續短缺。儘管醫管局先後推出多項挽留人才措施,特區政府過去亦不斷增加本地大學的醫科名額,然而有關措施和新增學額只是杯水車薪,短期內難以補足醫生不足的缺口,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才有望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早前通過,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可以來港工作及經審核後免試註冊,目前已初見成效,特區政府宜循序漸進地擴大指定院校名單,包括涵蓋更多內地合資格院校,相信能有助吸引更多醫生來港。另一方面,政府需增撥資源增加醫科教學人員數目,並持續增加醫科生學額,才能應對本港長遠的醫療需要。

強化公私營協作、基層醫療

針對公私營比例失衡的問題,醫管局應進一步改善其工作待遇和環境,以挽留以至吸引醫生留在公營體系工作。此外,政府自2008年起推出各項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公立醫院病人到私營醫療接受診治,但目前僅限於普通科門診及個別專科如白內障手術及腸道檢查等,顯然未能善用私營醫療的剩餘資源。政府宜強化公私營協作計劃,包括理順轉介的準則和流程,以及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專科種類,以縮短病人漫長的輪候時間。

進一步而言,要從源頭解決本港醫療問題,發展基層醫療實屬大勢所趨,社會需改變市民「有病便直接前往急症室或醫院」的固有觀念,透過建立「由下而上」的診斷模式,以便輕症與慢性疾病病人能留在社區接受診治,讓公立醫院主力承擔較危急及重症的病人,從而有效達至分流的效果。事實上,政府早於1990年已有建議發展基層醫療,但多年來成效不彰,始終未能扭轉公營醫療服務和公共資源以醫院為主導和核心的安排。

隨着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政府去年底推出了《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但無疑須向公眾進一步宣傳和解說基層醫療的概念及其措施,包括整合社會資源向市民灌輸「一人一家庭醫生」的概念,以及加強向社會推廣使用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及近日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等,讓市民及早預防和發現慢性疾病,以減輕整體醫療系統的負擔,並為本港建立基層醫療帶來突破和推上新台階。

本港推動醫療改革已有多年歷史,要讓改革不至於淪為口號或新瓶舊酒,關鍵仍在於政府推動變革的勇氣和決心。中央政府過去囑咐香港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和以人民為中心,隨着新一份施政報告即將展開諮詢,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在醫療改革方面有更大着墨,透過建立全面而周全的健康保障,讓市民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執業律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幸發]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