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港大王于漸:搶人才增土地 可推動港經濟增長

發佈於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下跌,美股三大指數升跌不一,今期封面故事由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以及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Robert Shiller分別分析本港及美國經濟潛在的亮點及隱憂,希望幫助讀者從宏觀經濟着眼,看投資大勢。王于漸回顧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港經濟過去70多年發展歷史,認為本港目前仍具備眾多制度上的優勢,支持政府繼續積極吸引人才及企業來港,並大幅增加土地供應,發展新興產業,令經濟再上一個新台階;Shiller則指出,美國在2021年走出新冠疫情,民眾視為重大勝利,增加消費,加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發展理想,支持當地經濟及股市向好,惟他認為美股估值現已昂貴,多元化配置至估值偏低的中國股市屬好主意。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恒生指數是本港最早的股票市場指數之一,1964年指數基數為100點,最低位為1967年9月29日暴動期間的58點,在其後近30年曾以百倍計急升,1997年6月30日收報15,196點;惟本港1997年7月1日回歸以來恒指表現一般,上周收報19,075點,過去逾26年累積升幅不足兩成(見圖1)。另外,根據彭博數據,1962年以來、過去逾60年本港GDP按年增長率平均值為5.56%,而回歸以來,僅2000年、2004年至2007年、2010年及2021年GDP增長率高於均值(見圖2)。

雖然隨着本港GDP規模愈來愈大,按年增長率下降屬難以避免,不過,《Money Monday》認為,回顧過去經濟發展歷程汲取經驗,對於規劃未來經濟發展也會帶來啟示,因此港大王于漸上周一主講由中國國情研習促進會(香港)主辦、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范耀鈞主持的經濟「范」泛講視頻會議講座、回顧本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歷程,亦值得重視。

人才可創造科技及資本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的王于漸表示,芝加哥學派很重視以市場來推動經濟發展,以及私有財產保障;而他認為,可以從本港經濟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歷史中獲得啟發,經濟制度目前有何優勢,加上對政策範式有正確的理解,以及如何運用好人才及土地資源以促進經濟增長。

王于漸強調,人才及土地資源是推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元素:「很多人說要重視科技及資本,但這些並非基本的元素,土地及人才才是基本的元素,因為科技及資本都是人才創造出來的,有良好的制度、有良好的政策,有人才及土地,就應該可以推動到經濟的發展,包括把握科技、把握各種不同產業的優勢。」

港制度優勢明顯 關鍵是如何善用

就本港制度的優勢而言,王于漸指出,本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當中包括對外開放、自由貿易及資金自由出入,而且政治在絕大部分時間非常穩定,同時亦有簡單及低稅率的制度,令努力從事經濟活動者可以在工作中享有比較高的得益,加上亦有一個相當廉潔的政府,在全球各大城市中具備綜合競爭力。他認為,本港上述制度優勢在可見將來不會有變,關鍵是日後如何善用以發揮最大優勢。

王于漸表示:「我覺得本港基本的制度是不會改變的、至少不會輕易改變,我亦不相信國家、中央政府想改變本港現時的制度,問題是在此制度之下,我們是否可很有效地運用?我們要明白,在運用的時候,人才及土地政策均屬十分重要。」

1950年代拆寮屋 變工業用地

跟着王于漸分幾個階段回顧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港經濟發展歷程。他表示,在1945年戰後短短6年,本港人口從60萬大幅增加至240萬,即每年平均有30萬人口淨流入,人才非常鼎盛,屬1950年代及日後經濟發展的一支強心針。即使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爆發朝鮮戰爭、中國被禁運的情况下,令本港失去轉口港此經濟優勢,但王于漸指出,由於當時本港既有人才、技術及企業家,亦有國際市場,因此順利轉型為勞工密集的出口經濟,不單令期內經濟高速增長,而且居民亦普遍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

王于漸指出,1945年戰後由於大量新移民湧入,當時本港市區周邊寮屋林立,而1950年代政府其中一個成功政策是清理寮屋,將有關土地發展為工業用地,同時興建徙置區,令製造業能夠在本港發展:「1950年代初期因為韓戰關係,本港轉口貿易受到衝擊,要轉為發展勞工密集、出口經濟,當時人才不是問題,有大量來自內地的企業家及工人,因此亦掌握相關技術,而唯一缺乏的便是土地,因此必須要有突破性的改變,當時政府徙置政策的出現,便帶來這個改變。由此可見,每次經濟面對大的震盪,政策範式均需要重大轉變。」

當年積極不干預政策也干預教育房屋醫療

隨着本港1950及1960年代製造業高速發展,王于漸指出,在1966年亦出現房屋嚴重短缺及勞資矛盾的問題,加上當年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因此1967年亦出現暴動;他續說,隨着情况穩定下來,政府啟動比較大的政策轉變,以相當大的力度介入土地及房屋,包括大規模發展公營房屋,另外亦大規模提供公營醫療及教育服務,他表示:「社會震盪後,必須要作出調整,當時政府亦順應作出調整。」夏鼎基曾於1971年至1981年期間擔任港英政府財政司,期內以實施積極不干預政策、帶動經濟高速增長而聞名。王于漸指出,香港大學圖書館現存有夏鼎基當年以墨水筆最後修改財政預算案的多份文稿,他均曾細心閱讀,認為夏鼎基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是指政府在教育、房屋及醫療領域外,不會干預其他經濟領域。

中美關係欠佳 不利港金融業

王于漸指出,在1970年代中期,隨着本港人工變得昂貴,在全球製造業相對優勢已開始消失,幸好內地在1978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 ,令本港製造業可以向內地轉移,並且轉型發展服務業,以前店後廠方式為珠三角製造業基地服務,與此同時,金融服務業亦興起,服務的不止是珠三角,而是為中國向外國、國際投資者融資,令資金重新進行適當的分配,至今金融業亦一直蓬勃發展。

不過,王于漸認為,經過逾40年的發展,目前港資製造業在珠三角發展空間已不及當年,反而珠三角近年創造了一批本土科技企業,日後如何與本港進一步結合屬大有可為;另一方面,隨着美國2018年3月宣布開始向中國加徵關稅,從貿易戰、金融戰至科技戰,過去5年中美關係大不如前,長此下去,王于漸擔心會打擊本港金融業作為引入國際資金至中國的角色。

支持「搶人才」 也要房屋政策配合

在上文王于漸已指出,人才及土地資源是推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元素,而他擔心的是,目前本港在這兩方面均面對逆風。他解釋,本港目前除了面對人口老化、勞動人口下降的問題,過去一段長時間開發土地作發展用途亦遇着相當困難。

王于漸指出,十分認同特首李家超去年7月1日上任至今、過去一年多以來推出「搶人才」、進口勞動力的政策,而他認為政策規模需要更大,而且土地房屋資源亦一定要配合,他表示:「若土地房屋資源配合不到的話,政府亦吸引不了人才,因為若來到要住劏房的話,人才就不會來。」

增公營房屋長遠不一定有利經濟

除了支持政府「搶人才」外,王于漸亦贊成「搶企業」,認為兩者屬相輔相成:「當我們(香港)吸引到人才來的時候,亦可以吸引到一些企業來;相反,如果企業見到香港無人才,它們也不會來」。他續說,目前政府若要吸引企業及人才,前提是需要提供土地作為興建廠房及住屋用途;而在1950年代初期,當年政府面對人才鼎盛、土地短缺的情况,果斷推出遷徙寮屋、興建徙置區的政策,這既解決人口居住的問題,同時亦提供市區附近的土地發展工廠,值得借鏡。

根據去年10月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2年周年進度報告》,政府未來10年住宅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公私營比例為七三比。目前本港住宅總供應約295萬伙,公私營各佔約一半,王于漸表示,由於本港不少人的收入及財富難以購買私樓,因此政府近年亦積極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以滿足相關需求,這屬可以理解,但對於長遠經濟發展不一定屬正面,例如剛來港的人才難以入住公營房屋,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無助吸引人才來港,強調政府須想通房屋政策希望達至的目標。

吸引人才企業 須移除土地人口政策關卡

王于漸表示:「好簡單的道理,如果本港經濟要發展,便無可能以公營房屋為主要發展的方向,公營房屋是為本地比較負擔不起私人房屋的人士而設的政策而已。如何才可以多方面配合不同的政策、包括搶人才的政策,應該坐下來想清楚寫出來,列明有什麼問題,然後想一個方法出來,在前後左右都無衝突的情况下解決問題。以前的歷史證明,只要我們(香港)解決到一部分問題,經濟就會持續增長,目前能否也解決眼前的問題呢?這便十分重要」。

總結是次訪談時,王于漸表示,本港要吸引人才及企業,便一定要移除在土地及人口政策上不必要的關卡,而現屆政府亦已朝着此正確的方向推出政策,若未來10年持續、有力度、多方面去做的話,本港經濟在10年後可能便會出現一番新景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