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ways of seeing:戲裏戲外 公仔走入現實 去性別標籤 Barbie洗底之旅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以經典玩具為藍本的電影《Barbie芭比》正式上映,旋即成為全球電影愛好者的熱話。除了關注與同一天在美國開畫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爭奪票房,《Barbie芭比》對性別議題的詮釋、演員陣容與自嘲手法亦備受矚目。

芭比人偶的前世今生

與成熟女性畫上等號

在進一步探討關於電影前,先重溫一下Barbie的前世今生。曾與同好出版《香港玩具圖鑑》的資深玩具收藏家楊維邦指出,Barbie原型來自1950年代中在德國發售的人偶Bild Lilli doll,其外形與後來的Barbie相差無幾,但目標客戶卻有着天淵之別,Bild Lilli doll以成年男性為目標,Barbie從一開始就衝着女童而來。

當時不止一家廠商受Bild Lilli doll啓發,譬如香港小黃鴨之父林亮亦曾翻模Bild Lilli doll,售予美國商人,直到廠商美泰(Mattel)在1959年開售Barbie,1960年代中取得Barbie版權,此後Barbie就與擁有成熟姿態的女性人偶畫上等號。

楊維邦認為Barbie的成功之處,很大程度在於重新定位那些外形發育成熟的人偶,拓展女童市場,女童透過那些Barbie可以想像自身未來,例如跟Barbie同樣美麗、有像Ken帥氣的男友,還跟Ken一起住在大屋裏。然而Barbie歷久不衰,必然歸功於美泰因應社會轉變,不斷改進Barbie。美泰在每個時代都引入相應時裝,更新Barbie面貌,在1970至1980年代,流行文化大行其道,更有模仿當時名人衣着的系列;與此同時,亦有不同工種的Barbie,例如1965年就有第一個太空人Barbie。

身材比例歪曲 情景局限

早在1970年代,美泰透過Barbie身邊的女性朋友角色,銷售不同個性或不同種族的人偶,讓各地域的女生都能投射自身到人偶身上,楊維邦認為此乃拓闊市場的主要銷售策略。雖然Barbie甫開售就已在香港出現,但普遍香港家庭未能負擔昂貴價格,隨着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Barbie才在香港小朋友之間普及。

至2019年出現第一個中性形象Barbie,今年更上映Barbie主題電影,楊維邦分析是商人回應近年社會興起女性主義的策略,希望為Barbie「洗底」,嘗試去除性別定型的標籤,同時新推出產品涉獵更多元的對象,而一直慢慢配合社會取向。

玩具觸發性別定型思維

由於Barbie性別定型的刻板印象過深,產品後來漸漸不像以前般受歡迎,Barbie的造型亦開始卸下明星形象,甚至燕瘦環肥的Barbie均有售。有關Barbie一類的性別定型玩具,亦引發兒童心理學熱烈討論,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及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提到,基於玩具的外觀和玩法,小朋友從中得到不一樣的信息,「等於小朋友接受唔同training」。男生玩具多為建築類、模型類、工具類或動作類的遊戲,背後鼓勵男生活動和冒險,建立自信心和認同他們的成就。就如近年大行其道的STEM玩具,洋娃娃、煮飯仔、化妝等遊戲,着重個人外形和照顧他人,隱然地訓練女生成為一個照顧者。

黃泓指出,學術界有不少獨立以Barbie為對象的研究,Barbie着重身材,但不符合真人比例,例如極幼腰部和極長腿部,有機會歪曲小朋友理解女性身形的想法,跟日後有外形焦慮和厭食症或許有關聯,並且觸發小朋友進入性別定型的思維,變得着重外表美觀。而且Barbie套裝多配上特定情景,例如照顧嬰兒、到超市購物、出席化妝舞會,較少科學類型或自我挑戰類型的情景,有研究就發現玩Barbie會影響兒童對工作的興趣和不同工種的性別定型。

LEGO反其道而行 男女啱玩

近年Barbie新系列倡議性別平權,至於會否影響兒童的性別觀念,黃泓說仍有待研究。她指出,幼童於2至3歲左右對性別觀念已有模糊認知,小學階段因接收愈多的性別定型知識,自身思維亦會固化,在此階段很難改變他們性別定型的想法。後來隨着腦部發展,思維漸漸變得彈性,會再有機會改變性別定型的想法。

同時她發現另一玩具品牌LEGO是反其道而行,為吸引更多女性客戶而推出LEGO Friends系列,用上粉紅色和紫色,大眼睛上有長長的睫毛,配合的情景可能是跟嬰兒和小狗住在愜意的大屋,「將女仔鍾意嘅element放入女仔玩嘅LEGO」。黃泓建議多讓小朋友玩不同類型的玩具,不同玩具各有其學習意義,讓女孩玩LEGO也可受益。然而她強調,應否加入女性化元素到男性化玩具其實仍存在爭議,譬如有學者建議避免繼續使用單一元素(如顏色)來分辨男孩或女孩的玩具, 反之所有玩具應該擁有多種顏色。

《Barbie芭比》覺醒抗父權

入場補課:女性主義「101」

早於2014年,以Barbie為主題的電影開展籌備工作,輾轉至今終於上映。以下內容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中大文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李薇婷形容《Barbie芭比》是女性主義「101」,「像是一本教科書,教你為何現在會出現Feminism(女性主義)?大家在(女性主義)裏面會是怎樣?」電影主角是金髮長腿、符合刻板印象的Barbie,有一天她突然閃過死亡念頭,繼而身上出現橙皮紋和腳踭碰地,陷入存在危機。李薇婷指出,這反映在父權之下,多漂亮的女人都會產生自我嫌棄而受罪。主角Barbie之後走入現實世界,帶領觀眾以上帝視角觀察父權社會。

「女人討厭女人,男人討厭女人,這是唯一我們都同意的事。」這句來自戲中人類青少年Sasha的台詞,令人印象深刻。在現實生活 ,李薇婷提到部分女性坐享父權紅利,像戲中其他Barbie在覺醒之前,順從Ken所有指示,成為父權社會的同謀。Sasha的媽媽Gloria其後靠一段強而有力的獨白,闡述女性的困境,成功喚醒其他Barbie一同對抗父權。

女性主義中有男性論述

雖然電影名為《Barbie芭比》,但Ken的故事所佔篇幅不少,有外媒亦形容飾演主角Ken的賴恩哥斯寧(Ryan Gosling)表現搶鏡。電影初段,主角Ken深怕自己較其他Ken遜色而感焦慮,顯示出運作縝密、或如戲中形容「隱藏得更好」的父權社會下,不夠精英的男性亦未能分享父權紅利。李薇婷認為Ken提醒觀眾,女性主義從來不止關乎女性,亦有包含對男性的論述,「女性的解放會解放男性,就是這個意思,(男性)不再需要承受這種競爭」。片尾Barbie鼓勵Ken尋找自我,毋須以Barbie的目光定義自己,因二人並非從屬關係,「Maybe It’s Barbie. And It’s Ken」。

瑪歌羅比完美演繹

演員瑪歌羅比(Margot Robbie)飾演主角Barbie,同時兼任監製。不少人盛讚她的外形恍如真人版Barbie,不過嶺大數碼藝術及創意產業系研究助理教授譚以諾看見兩者有更深一層的可比性。2013年,瑪歌羅比以《華爾街狼人》中的金髮尤物、性感形象,在荷李活初露鋒芒。她曾表示非常討厭這些稱號,後來憑《冰之驕女》、《自殺特攻》的小丑女等角色,成功打破刻板印象。她的演藝之路像是主角Barbie戲中經歷,經過冒險與覺醒,最終得以重新定義自己。

至於導演兼編劇姬達嘉域(Greta Gerwig)以往執導《不得鳥小姐》與《小婦人》,處理女性主義電影的經驗豐富。今次《Barbie芭比》中她與瑪歌羅比合作,譚以諾認為是無縫結合了學院派和主流商業巨片,「若不是學院派,說不出Patriarchy(父權)、Consumerism(消費主義)等的東西;但學院派很多時候,拍不到那麼entertaining(具娛樂性)的東西」。電影以喜劇形式包裝現實生活中的性別現象,產生喜感之餘亦別具諷刺意味。

電影獲Barbie的生產商美泰官方授權,戲中卻不乏自嘲情節,例如諷刺美泰管理層全是男人;青少年Sasha更當面炮轟Barbie,指摘她令女性自我形象低落。譚以諾說,美國娛樂產業對自嘲風格早已習以為常,「雖然我給予Barbie使用權,但不代表我要控制你的創意,甚至你去批評我、嘲諷我,我想他們也覺得OK」。

觀眾現實中繼續探索

有趣的是,電影裏當Gloria提出設計「平凡Barbie」,美泰高層本來拒絕,卻在得知利潤後改口。譚以諾如此解讀:「母公司沒有一個意識形態,一定要行某個方向。賺錢就是他們的意識形態,有錢賺就會去做那件事。」美泰過往設計過不同種族、身形的Barbie,今年4月則推出代表患有唐氏綜合症的Barbie。有意見歡迎這些多元化的嘗試,但亦有人批評是過分「政治正確」。

編劇與導演對Barbie長年接收的異議非常敏銳,李薇婷認為電影呈現出來並不像其宣傳片,而是在訴說歷代Barbie所代表的女性主義進程。《Barbie芭比》展示了一趟打破性別既定印象的歷程,至於往後如何重新拼砌自我?電影沒有給予明確答案,讓觀眾在現實中自行探索。

文˙ 嚴嘉栢、朱令筠

{ 圖 } 受訪者提供、華納兄弟影片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