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同場加映:「芭本海默」派對開場

發佈於

【明報專訊】《芭比》和《奧本海默》兩部大片在上周同日開畫,成為本年度全球影迷的大事件:影迷與網民並稱兩片為「芭本海默」(Barbenheimer),蔚為熱潮,網絡上因為這兩部電影同步上映,產生大量將兩部電影互相指涉、戲仿的迷因(memes),從網絡影響實體電影市場。全球各地都能看到電影院內兩片海報並排,而相鄰影院各自放映。在等待《芭比》開場之時聽到鄰院的音效轟隆而至,又或在《奧本海默》未開始時感受到鄰院載歌載舞的氛圍,將會成為今年盛夏檔期的標誌觀影經驗。

路蘭早與華納兄弟分道揚鑣

《奧本海默》是名導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講述「原子彈之父」、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的事迹。疫情期間,路蘭因為《天能》在戲院上映時間要遷就串流上架而縮短,與合作多年的華納兄弟分道揚鑣,今次合作的發行公司是環球影業,然而華納兄弟正是《芭比》發行公司。《芭比》與《奧》的沉重氛圍似乎南轅北轍,故事主人翁是全球暢銷的芭比公仔,講述芭比與肯尼在芭比王國與人類世界之間穿梭的故事。兩片在7月21日同步於北美公映,引起外界聯想,華納是否有心與路蘭打對台。

兩部看似市場定位不同的電影在同一檔期打對台,當然不是新鮮事,不過在近十數年超級英雄片主導的電影市場中,上一例竟已回到2008年,由路蘭執導的《蝙蝠俠:黑夜之神》,與同樣歌舞連場的《媽媽咪呀!》同一周公映。今次「對決」的《芭比》與《奧本海默》兩部電影,主打的觀眾群似乎相當不同:《芭比》呈現粉紅而充滿遊戲與歌舞的芭比世界,應當是闔家歡之選;《奧》則嚴肅灰暗、長達3小時的歷史題材,似乎是典型的「爸爸映畫」。又或者至少可以說,這是電影公司宣傳時希望令觀眾建立這樣的印象,以區分不同的市場目標。

兩部電影的創作者創作信念之迥異,以及一路走來的創作軌迹,又為兩部電影正面交鋒增加了不少談資。《芭比》導演姬達.嘉域(Greta Gerwig)出身美國獨立電影圈,在「呢喃核」的電影流派出身,由演員到編劇再到導演,作品備受好評,《芭比》是其首度執導拍攝大型製作,自言在拍攝期間對歌舞片、荷李活「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皆有所參考。

路蘭予人的印象,則更似是一個電影信仰的原教旨主義者:每逢其製作出爐,報道經常集中在他如何不用電腦特技去重現難以拍攝的場面,又或他為了拍得想要的畫面如何不顧一切:以往曾經在拍攝過程炸毀真飛機,而這次他要如何在《奧》重現核武試驗場面,亦為人津津樂道。而路蘭另一點為人熟知的,還有其愛用70毫米的高規格菲林攝製,以求「大片」感覺:在最近推出的紀錄片《華納兄弟100年》中,路蘭受訪時談及其創作信念,是希望將娛樂與深度在大片之中融合。

迷因令兩者由對立變統一?

兩部如此截然不同的電影與創作者,卻在同一暑期大片檔期狹路相逢,激發了網民的狂歡:他們為此製作了大量「迷因」——簡單而言,「迷因」是一種網絡的傳播方式,透過將既有的文化產品複製與變異,進行快速而劇烈的病毒式傳播。今次的對象是《芭》、《奧》兩片,以及其在同一周公映的此一事件。網民運用既有的素材(電影公司宣傳材料、社會對芭比的文化認知、奧本海默及其歷史脈絡,以至兩名導演及演員們的形象等),將之改造並於社交媒體上流通,使這兩部電影的問世成為了今年度的網絡以至影壇大事。路蘭對此未必陌生——如果他不像《芭比》男主角賴恩.高斯寧般「不懂迷因」的話——每逢有路蘭電影上畫,網絡社群都會以路蘭鼓勵觀眾以最佳規格觀影這件事,創作大量「路蘭想你點樣睇」迷因。

最初,網民將兩部電影的名字重疊——「芭本海默」就此得名。與此同時,網民亦在社交媒體與討論區大肆改圖、剪接,將兩部電影的風格相互嫁接,不少二次創作成果相當有趣,風格互換令人莞爾,更展現網民實際上對於兩片導演的創作風格,也是了然在胸,集體生成的創造力並不比大片創作者們遜色。

「芭本海默」風潮之下,美國AMC院線在兩片正式開畫前,已錄得4萬人次購買《芭》、《奧》的同日套票,挑戰連續觀影。這對於疫情後乏力的歐美電影票房會有何作用,尚待觀望。今年到7月初,北美電影票房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低21%;而在北美市場上有2000場放映的電影,比4年前亦減少19%。產量或票房都是荷李活要面對的問題。疫情對電影院帶來的另一個挑戰,是電影在電影院的上映周期縮短,觀眾可以等待影片在串流平台上架後觀看。

今次網上的熱話順利轉化成票房實際收益之餘,網民的二次創作精品亦在網購平台相當暢銷,可以預期開畫日的北美電影院會有穿著「芭本海默」改圖T恤的影迷,做好準備迎接觀影挑戰。就連電影明星,都響應這熱潮,湯告魯斯等都紛紛在宣傳自己作品之餘,向傳媒大談「芭本海默」的心水觀影次序。

千禧世代的影迷文化

正如前述,電影檔期「打對台」並非新鮮事,但在社交媒體年代以來,記憶所及「芭本海默」引起網絡電影熱話之熾熱,可謂僅見,這亦回應了社交媒體是否將會終結迷影文化的迷思。熱潮初期尚有一些將《芭》、《奧》兩片對立而論的觀點,但網民旋即超越原先預想的對立。「將看什麼電影當作自己身分標籤這回事,例如會覺得『《奧本海默》是沉重的男生戲,我不會去看』這類觀點,實在是太懶惰了。」接受外媒訪問的一名社交媒體主管回應「芭本海默」時說。

美國調查指,有意入電影院觀看《芭比》的「Z世代」(千禧前後出生的一代)當中,有三分之二指網絡上的迷因是箇中原因。IMAX規格電影的開場影片「成為電影的一部分」是其標誌式宣傳語,到今次「芭本海默」盛事中,Z世代則以行動表達自己想要成為今次盛事的一部分。「芭本海默」浪潮下,另一個社交媒體熱話焦點在於如何參與其中。此系列討論以短片方式廣傳,從在同日觀影中先看哪一部、時間表如何安排開始,一路延伸到兩部電影觀影的衣著、連續觀影的裝備,以至如何在票價高昂的情况下更經濟地入場共襄盛舉等,話題不一而足,體現了新世代影迷的互相照應以至動員力。

Z世代的成長與文化薰陶,除了社交媒體,還有串流平台及網絡本身。過往幾個世代的電影迷,往往需要依賴相對被動的渠道去認識電影媒介,以及當中的經典,例如學院師長授業,又或報章雜誌等媒體介紹。然而Z世代影迷不再受限地域、社交圈子,可以從網絡上以合法或不合法的資源中「補課」,同時在大量觀看影像的過程中自主地培養自身的觀影口味。在「芭本海默」席捲全球前,今年較早時的社交平台亦曾被致敬韋斯.安達臣(Wes Anderson)風格的相片及短片「洗版」,此正是Z世代迷影文化形態的一個縮影:比之被動聽從「專家」、「評論人」的推介,他們更願意以參與、戲仿及流傳的方式向他們喜愛的作品與作者致敬。

倘若有說「社交媒體殺死迷影文化」,以「芭本海默」熱潮為例,恐怕只是展示這些說法如何對Z世代迷影文化的呈現方式充滿偏見與輕蔑。電影作為大眾藝術,在時代洪流之下先後被不同的新式娛樂挑戰,但每個時代都有其迷影群體,以至反映時代精神同時大收旺場的作品。至少到今日,無論場所在電影院還是家中的小屏幕,電影還是一個能夠讓不同人觀看到世界與生活其他可能性的媒介。

「芭本海默」上周亦在香港上畫,穿著粉紅觀賞《芭比》,還是再進入路蘭《奧本海默》如何再把玩敘事邏輯,都會是今年的影迷盛事。一同投入疫情以來最盛大的影迷派對吧!

文˙Mike Kwan

編輯•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