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外傭外勞外地生可用e-道 42萬人料受惠 稱助騰人手辦旅客出入境

發佈於

【明報專訊】e-道服務今起擴展至外傭、外勞及非本地學生,預計多約42萬人受惠,政府早前放寬「補充勞工計劃」26個工種的外勞同樣涵蓋。入境處稱,新措施容許更多居民自行辦理出入境手續,亦可騰出更多櫃枱人手協助其他旅客辦理出入境手續。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柯重鈺透露,以「非觸式e-道」辦理出入境手續需時7秒,較上述3類人昔日使用櫃台辦理需時約15秒快,料有助提升出入境高峰期各口岸的通關效率。現時各出入境管制站設逾700條e-道,當中逾600條屬「非觸式e-道」。柯重鈺稱,數量可滿足現時運作需要,處方會不時檢視服務水平,因應實際需要增加通道。

上半年居民出入境5700萬人次 七成用e-道

根據處方數字,今年上半年整體本港居民出入境人次為5700萬,約七成、即4000萬人次使用e-道自助辦理出入境,而當中使用「非觸式e-道」則有1200萬人次,佔使用e-道人數約三成。柯重鈺表示,適逢暑假,很多家庭會帶外傭旅行及歡度假期,相信有關措施方便他們出行。被問到新措施會否影響處方人手調配,柯認為,新措施容許更多居民自行辦理出入境,理論上反可騰出櫃枱人手,以協助未能自助過關的旅客辦理出入境。

「非觸式e-道」入境 標籤載有逗留條件

受惠約42萬人中,包括約35萬名外傭工、1萬名輸入勞工及6萬名非本地學生,在首次入境本港並啟動入境簽證後,便可申請使用e-道。他們需以具生物特徵認證技術的智能電話下載處方「非觸式e-道」應用程式,完成登記後,再以應用程式產生的二維碼或身分證進入e-道,配合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分,自行辦理出入境手續。其間e-道會列印一張入境標籤,載有該居民逗留條件和期限,取出標籤後閘門就會打開。

處方提醒,登記後二維碼可隨時使用,而二維碼是離線產生,使用者不用擔心因接收問題影響在口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