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伍美琴:對新田科技城規劃的一點意見

發佈於

【明報文章】7月15日下午,展城館聚集了城中與規劃、建築、測量、工程、景觀和保育等相關的專業人士,濟濟一堂探討新田科技城的規劃。這個規劃的諮詢期到8月5日。那天「高手雲集」未能暢所欲言,筆者願借本版一角分享愚見。

銜接歷史軌迹 方能說好故事

跟香港其他新市鎮的規劃一樣,新田科技城沒有太多交代新田的歷史、自然和文化底蘊。就像很少沙田居民知道沙田有48條村落,數目僅次於大埔;或馬鞍山不止是一個新市鎭,馬鞍山鐵礦場蘊藏着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註1)。所以往後的科技城,能夠與新田的歷史軌迹銜接,才能說好香港的故事。意思是往後到新田落戶的朋友,需要知道他們是到了一個有長遠歷史底蘊的地方,會珍惜這個地景,及以科技創意去繼續造福社會和天然的資產。

「新田」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地理原因,不斷有新的「田」形成。當年的新田人,用智慧和「在地知識」與自然共舞,做基圍,種不同的稻米,以滿足生活需要。尊重自然資產和生態服務價值,正正是21世紀人類面對工業革命和掠奪地球資源所造成的氣候危機及兩極經濟的惡果後,痛定思痛的結論;也是當今國家推展城市規劃的第一大原則(正因如此,自2018年起中國城市規劃單位都歸入自然資源部)。

另一個城市規劃的大原則,是要豐富現有的狀况。新田文氏族人,從歷史角度來看,都是非凡之輩——他們都是文天祥親戚的後人。雖然政府表示與村代表商討的過程中,似乎沒有人提及這段歷史,反而更多是討論收地議題等,這點有它的歷史因由,不在這裏論述。筆者記得近年在澳洲開學術會議時,主持人必定先旨聲明,會議中心的土地是由哪些「土著」而來,以示尊重。要豐富現狀,在地知識不可或缺。

了解現有社會、經濟、自然和制度資產,進行「強弱機危」分析,才能理出一個「強化優點、改正缺點、利用機遇和化解危機」的策略。但現在的新田規劃,沒有太多這方面的陳述。新田各個村落現况如何?有其他產業例如農業和相關工業嗎?他們在這個「大型發展」中會扮演什麼角色?他們會得到什麼裨益?他們往後的發展如何?我們能否透過這麼大的一個計劃,化解一些深層次問題?作為北部都會區的首個大型計劃,將會是一個創新空間,會否大膽地與願意的村民探索長遠解決丁屋問題的方案?筆者曾聽過不同原居民,願意通過重建「丁廈」來解決這代人的住屋問題,作為永久終止丁屋權益的方案。當然這個問題十分複雜,故此只有規劃才能一步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需有明確願景 顯出創新思維

既然這是一個為創新科技而設的地方,願景、目標、目的和整個規劃過程及內涵,是否都應該顯示出創新思維?英國牛津大學學人Kate Raworth提出「冬甩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好的經濟發展猶如一個「冬甩」,不會衝破生態界限及能夠提供人類基本尊嚴生活所需(註2)。聯合國也提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城市新議程,強調發展是「不讓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方和任何一個生態掉隊」。而智慧城市也着重建設工業生態環境,促使資源(包括水、家居及商用「廢物」等)循環再用,用科技結合基礎建設使衣食住行更低碳環保等。既然是創科之城,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否也可以多點着墨。

其實城市規劃已經是下游的工夫。好的城市規劃需要有一個明確願景——如果我們想在新田這片人類一直與大自然共存、用創意去滿足生活需要的地方能夠持續發展,我們要有遠大的願景及相關政策配套,否則規劃圖只會成為顯示工程項目的工具而已。

城市規劃有三大不確定性(註3):資料不足、價值取向分歧,及未能與相鄰地方的決策對口。新田科技城規劃看得出是下了不少工夫,但仍然可以豐富相關資料,尤其是在地知識方面,使規劃更具深度,以繼往開來。而在規劃的價值取向方面,從7月15日各專家的討論及早前香港建築師學會舉辦的工作坊(註4)來看,至少在專業界別,仍然可通過更多溝通,爭取更大共識。

北都邁出重要一步 做好頭炮規劃

科技城期望與深圳合作,深圳早於其2005年公布的「深圳2030」策略已提出與香港合作的願景。世紀之初提出的「深圳2030」,已經看到城市發展的4個「難以為繼」(註5),透過不同部門和空間的規劃,以邁向可持續發展和推進工業升級轉型,從40多年前的邊陲小鎮,一步一步成為今天的「中國矽谷」。但根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的大數據分析,深圳與香港的距離不止是深圳河或兩個城市中心之間的50公里寬度,而是足足有「500公里」無形的文化、制度和政策厚牆(註6)。這方面的不確定性,着實不容忽視。

規劃(planning)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由於歷史原因,當年殖民政府一直沒有為租借而來的新界做全盤系統的策略規劃。在地知識不足,軟硬基建也有待改善,北部都會區算是邁出了重要一步。

筆者希望政府願意與香港市民和各方專業人士攜手合作,為這片擁有深厚自然和文化底蘊的土地,制訂以生態和人文精神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規劃。這個過程可能會有很多挑戰,惟也可以是說好香港故事的契機。筆者記得2018年訪問新加坡時,當地規劃師都會檢討每一個規劃的推行,以優化之後的設計。

新田科技城是北部都會區的第一炮,我們要做好這個規劃,希望往後的規劃會從中學習而得到優化。讓不同持份者參與規劃和發展,用尊重生態服務價值和人文關懷的心,不斷優化和創新設計,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精髓。

註1:見網址www.maonshanironmine.net

註2:見網址www.kateraworth.com/doughnut

註3:Friend, J. & Hickling, A. (2005). Planning Under Pressure: The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 Routledge.

註4:香港建築師學會「未來城市願景-北部都會區論壇」,2023年6月24日

註5:土地、空間有限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短缺難以為繼;人口不堪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嚴重透支難以為繼

註6:Ng, M. K. & Wong, C. (2022). Spatial Planning for Sma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3(5), p.759-798.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伍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