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管浩鳴:社福訴求莫兩極化 應懂得感恩與憐憫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是一個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市場經濟體系,市民一向重視自食其力、充滿拼搏精神,因此過去創下經濟奇蹟。可惜「針無兩頭利」,香港整體財富愈來愈集中,社會向上流動性大幅減慢,貧富懸殊情况仍待改善。

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是維持社會穩定及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元素。優質的福利服務不但能濟弱扶貧、向有需要者提供支援,更有助宣揚互助互愛精神、建立社區支援網絡,並加強市民面對逆境的能力,以致預防社會問題發生。

陷入同溫層 或失包容胸懷

福利需求往往是無邊際,普遍心態希望「派得多、收得快」就愈開心。以今年消費券為例,本港合資格居民就有5000元;當然亦有人覺得要將公共財政用得其所,下次不用發放那麼多,甚或不需派了。

或者就是因觀念與利益有別,一個社會必然會形成大小各異的不同持份者群體,此乃正常不過。人就是容易受既有觀念、利益的過度影響,陷入同溫層中難以自拔,時間愈久,有可能變得偏執,失去傾聽和包容不同聲音的胸懷及能力。

社福事務與當區市民的福祉往往是息息相關。回想過去,例如就社福設施硬件方面,想興建安老院舍、智障人士宿舍時,經常遇到巨大挑戰和阻力。以往曾有一所甲一級的私人長者護理院,計劃在某一鄰近港鐵站的私人屋苑商場頂樓開設服務,該院舍另設長者出入通道及專用升降機,整個院舍設計不會影響使用商場的人及商戶,運輸署亦同意該計劃。但可惜因居民擔心樓價下跌,聯同當區區議員及個別立法會議員反對,最終令計劃告吹。

興建這些設施都是社區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環,惟大多數區議員只從自己選區利益出發,不願在自己選區內興建這類社福設施,導致很多社區服務計劃一拖幾年至10多年,嚴重影響有需要社群的福利。

最近立法會全票通過《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區議會不再單一地只由直選產生的區議員組成,各區議員也不再只盯着自己選區利益,能更好地從地區整體利益出發考慮政策,相信能有效提高效率。

三方協作 扶助弱勢

以筆者觀察,貧窮家庭的下一代,為了自己與家人勤力讀書,致力為未來脫貧。他們大部分都不怨天地,只求用自己一雙手,爭一口氣。此外,傷殘人士縱然面對生理與心理的困難,仍勇於面對生活日常不便,不少得到社會福利保障、就業市場的支持,活出精彩人生。還有其他不少弱勢群體受到社福支援,人力、物力、財力均得到政府與各社福機構的重要支持,更有善心人不計較名利,為善最樂也。

大家或許留意到,2023/24年度政府投放在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預算為1210億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21.6%,在各政策範疇中繼續位列第一。此外,瀏覽社會福利署網頁,當中的公共服務真的包羅萬有,各大小援助與資助計劃均全面覆蓋,而且不少是社福界、商界與政府三方協作,以配對資助形式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扶助弱勢社群。

香港矛盾離不開階級鬥爭

筆者認為,各持份者多年爭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而且整體社福政策的架構已漸趨成熟,在「愛國者治港」及行政主導下,看得出政府有決心就着習近平主席去年講話所提「四點希望」中的香港深層次問題尋找出路,希望受助者及其代表爭取權益的團體,應該持有多一份感恩的心,珍惜當下,持積極樂觀態度面對逆境。另方面,資助者「出錢出力出時間」,慈悲之心路人皆見,擁有善心者更需多一份憐憫之心,以正向態度惠澤更多弱勢社群,構建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正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香港已有不少「矛盾」累積至今,造成當下的傷痕,內地與香港的矛盾、社會矛盾、貧富矛盾等都離不開「階級鬥爭」。分化社會及怨氣頻生,均不會加快解決問題。唯一可行的就是團結合作,團結才能勝利,共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努力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法政牧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管浩鳴]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