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南歐多地錄40℃以上 美1/3地區發極高溫警告 地獄犬熱浪襲歐 防寒建築不散熱成隱憂

發佈於

【明報專訊】近日北半球多地受熱浪襲擊,美國有三分之一地區發出「極端高溫警告」,中日等東亞國家、東南亞和南亞地區也氣溫飈升,而歐洲更受到號稱「地獄犬」(Cerberus)的嚴重熱浪籠罩,多處錄得40℃或以上高溫。惟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指出,英國、瑞士、挪威等歐洲8國面對愈來愈多酷熱天氣,卻屬於最欠抗熱準備和措施的國家之列,原因是建築物設計傾向禦寒,未能因應氣候暖化帶來的高溫問題。

意16市紅色警告 雅典露天景點停開

上周一起襲擊南歐的這股熱浪始於撒哈拉沙漠上空形成的反氣旋北移,加上經過的地中海海面溫度異常高,令熱浪席捲歐洲多國。意大利佛羅倫斯、羅馬、博洛尼亞等16個城市昨(15日)發紅色酷熱警告,西西里和薩丁島且可能錄得49℃,打破2021年8月的48.8℃歐洲最熱紀錄。希臘、法國、西班牙也繼續處於酷暑,部分旅遊區有義工派瓶裝水給途人,雅典衛城等部分露天景點,還罕有地因為太熱而暫停開放。歐洲太空總署依據衛星監測陸地與海洋氣溫的結果,警告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波蘭本周將面臨更炎熱天氣,2021年的紀錄勢會被打破。

歐洲上周發表的一項跨國研究估計,歐洲去年5月30日至9月4日的夏天期間,熱死人數達破紀錄超過6萬。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米蘭達(Nicole Miranda)指出,除了全球暖化和今年開始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英國等歐洲國家傾向保暖的建築設計,是歐洲未能應對熱浪的一大因素。她說:「危險的是我們沒有適合的建築物,使我們夏季時在那些建築之內可能過熱。」

欠通風如溫室 裝冷氣釀惡性循環

米蘭達所屬的馬丁學院「涼快的未來項目」(Future of Cooling Programme)上周四(13日)於《自然可持續發展》期刊發表報告。報告訂立「冷卻度日」(cooling degree day,CDD),即用作量化需要出動降溫設備如百葉簾、通風、風扇或空調日子的指標,以日均室外氣溫18℃為標準,例如日均室外氣溫28℃便有10個CDD。研究發現,在2020年人口超過200萬國家之中,最受暖化影響而要降溫的10個國家有8個來自歐洲。報告對比了估計全球平均升溫不到1.5℃及不足2℃的情况,其中在升溫不足2℃時,愛爾蘭的CDD數字較升溫不到1.5℃時增加37.9%,是全球增幅最大,其次是瑞士的30.3%,英國也達29.8%。而頭10國在升溫2℃時所需涼快的日子,預計將比升溫1.5℃下平均增加逾20%。中國則排頭49位,增幅為10.7%。

報告指出,歐洲在經歷過2003年熱浪災難後,基建、住宅等仍跟不上適應氣候的步伐,英國和歐陸國家的建築一味傾向禦寒,多採用深色的吸熱瓦頂,建築物沒有阻擋陽光設計,窗戶鎖死,欠缺自然通風或天花風扇,結構猶如溫室。當天氣變熱,居民競相安裝冷氣,可是冷氣需求擴大,也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暖化,於是人們會選購更多冷氣機抗衡,造成惡性循環。

保護歷史因素 建築難大改

《紐約時報》前日報道,歐洲難以調節城市溫度的部分原因,在於舊城有保護歷史因素,而不能大幅改動建築物,市方亦缺乏資源和街道空間來處理散熱問題。以佛羅倫斯為例,市方近20年間試過重設校舍、醫院,耗了逾11億美元植樹,建市肺、禁車輛行駛等,冀使市中心降溫,但始終受到國家保護文化遺產的法例掣肘,無法隨心所欲地替換路面的瀝青或者植樹。

(彭博社/紐約時報/BBC/衛報)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