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摩通次季多賺67%勝預期 富國績佳股價升 花旗利潤跌36%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大型銀行的業績期開鑼,受惠於加息環境推動淨利息收入上漲,以資產值計算,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美:JPM)及第4大銀行富國(美:WFC)第二季利潤急升。來自借款人的利息支付收入增加,加上受惠於對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的資產收購,摩通次季利潤按年增長67%至144.7億美元(約1129億港元),經調整每股盈利4.37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美元,早段股價升逾2%。富國第二季利潤亦按年增長57%至49.4億美元(約385億港元),每股盈利1.25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16美元,股價早段升3%。

儘管淨利息收入增長抵消了交易低迷的打擊,以資產值計算,美國第三大銀行花旗集團(美:C)受支出增加等因素影響,第二季利潤按年跌36%至29.2億美元(約228億港元),每股盈利為1.33美元,雖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31美元,但股價早段跌逾1%。由於華爾街大行整體盈利表現勝預期,美股3大指數早段續升,道指升逾百點。

摩通購第一共和 增利息收入

面對美國地區銀行陷入動盪,摩通於5月通過美國政府支持的交易,收購了已倒閉的第一共和銀行大部分資產,提振了摩通的淨利息收入(貸款收入扣除支付給存戶的利息)。摩通第二季的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44%至219億美元;若不包括收購第一共和銀行資產,次季淨利息收入增38%。

摩通次季整體收入按年增長34%至413.1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386.6億美元。若不包括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收入按年增21%,而利潤仍將增長40%。

受惠加息周期 大行近季利潤增加

受惠於美聯儲局加息周期,美國大行過去幾季利潤增加。儘管市場押注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摩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大派定心丸,強調美國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保持健康,並繼續消費,儘管速度稍慢,預期美國經濟將保持彈性。不過摩通次季為潛在信貸損失撥備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

雖然加息期間妨礙併購活動的收入,但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活動開始增加,摩通第二季的投行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1%至15億美元。

至於富國,第二季淨利息收入雖按季略為下降,但按年增長29%至131.6億美元。富國上調了全年淨利息收入指引,預計今年的淨利息收入,將較去年的450億美元增長14%,較此前預測上調4個百分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富國第二季註銷了7.64億美元的貸款,而去年同期為3.44億美元,主要由於商業房地產貸款及信用卡的壞帳增加。該銀行另為不良貸款撥備9.49億美元。

花旗支出增9% 為裁員準備

花旗第二季的淨利息收入亦按年增長18%,但低於摩通和富國分別44%和29%的增幅。淨利息收入增加,有助抵銷花旗在投行及交易業務的疲軟表現。花旗次季來自投行及交易業務在內的機構客戶群收入,在次季按年跌9%至104.4億美元。不過花旗上季開支按年急增9%至136億美元,部分由於該行此前預期裁員將產生巨額遣散費用。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