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羅健熙:堤潰蟻孔 氣泄針芒——時刻保持人民公僕本色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月在本版的文章,分享了我對政府處理「濫用2元乘車優惠」和「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兩件事情的看法和不解,希望告訴政府不需要事事以嚴辭回應,免令社會氣氛愈趨繃緊、不利社會發展。一個月過去,剛巧兩事都有些進展,藉此機會再引伸討論。

政府在6月底展開打擊不合資格者違規使用長者及殘疾人士2元乘車優惠計劃,由運輸署職員、公共交通營辦商、外判保安組成3人小隊,向巴士和小巴乘客查票,並會將違規個案轉介警方跟進。打擊行動首天,運輸署3人小隊抽查了21條專營巴士和小巴路線逾100個班次,向55人查票而沒有找到違規個案。當天已經有不少網民諷刺行動無聊和勞民傷財。

高調遏違規用乘車優惠 惟個案有限

日前傳媒跟進打擊行動成效,運輸署回覆指「截至本月7日,專責小隊共查核接近100條專營巴士、小巴、居民巴士路線及渡輪航線約900個班次,當中查核了380名懷疑違規使用2元優惠的乘客,並將一宗懷疑個案轉交警方跟進」;港鐵公司亦表示,「上月25日至本月3日的9日間,港鐵人員查票時共發現671個逃票個案,其中89宗涉及違規使用長者2元乘車優惠」。

高調、嚴厲、投入大量人力資源的打擊行動,政府部門暫時雖未有總結,我預估他們的結論大概會是「打擊行動收到效果」、「檢控數字不是唯一指標」。但市民是這樣想嗎?運輸署3人小隊的兩星期抽查,找到一宗違規個案;港鐵的9天數字,全港每天大約有10個違規使用2元乘車優惠的情况。我知道違規行為「一宗都太多」,但由特首在記者會上說「不尋常的情况」、「應該嚴厲處理」,市民就自然覺得政府認為好大件事,而最終出來的結果卻完全沒有原本說的嚴重,難道不會影響政府管治威信嗎?話說回頭,到底政府看到哪個使用情况是怎樣「不尋常」,到今天我仍未知道。

官員一句發言 社會萬般影響

至於「取消器官捐贈登記」一事,政府5月22日發新聞稿指過去5個月有5785宗取消登記申請,逾半是從未登記或重複取消,「不排除少數人的意圖是擾亂中央名冊的代表性」,「有關行徑極為不負責任並予以譴責」,呼籲市民「不要為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挑動」云云。特首翌日在記者會上則說,未登記而取消的行徑是「非常可疑」、「破壞整個系統」、「恥辱」等。警方6月初以「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罪拘捕4人,各人涉嫌利用他人的個人資料等申請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具體各人分別涉及多少宗取消登記個案,仍待公布。

上周(7月3日)政府推出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系統優化功能,同時指出由5月22至24日間,共收到逾2.8萬個取消登記申請,其中逾75%(約2.16萬個)並非有效申請。

5個月內有5785宗取消登記,有一半是無效,令政府極為嚴厲地回應;3天內2.8萬宗取消登記,75%無效。雖然我已預期有不少市民會因為政府官員言論而取消器官捐贈登記,但那3天的數字仍然超出我的預期。政府在新聞稿亦指出,5月和6月分別有超過5000人新登記捐贈器官。

我比較重視「取消登記申請」的數字,多於那個「無效」比率。無效取消有很多原因(例如他只填過器官捐贈卡,但忘記了有否在中央系統登記);市民想在死後捐贈器官,亦不必定要先在中央名冊登記方可進行。我看到的是有不少本來願意在死後捐贈器官的市民,不論他們之前有沒有在中央名冊登記,他們現在決定不要捐了,或要再想想才下決定了,這個無論如何都是十分災難的結果。可幸的是,或許政府自知當日說法「倒米」,雖然這次情况更為嚴重,政府在7月3日的新聞稿沒有什麼「意圖擾亂中央名冊」、「不負責任」、「別有用心」的用字,也沒有官員再跑出來「譴責」、「可疑」、「恥辱」,否則恐怕又惹來新一波取消登記潮。

嚴以修身 正心明道

若政府真的汲取教訓而決定不再大做文章,我十分支持亦表示讚賞。我也希望政府在往後日子、在不同事情上,亦可以多想想市民會如何閱讀政府官員發言,亦多考慮發言產生的效果。例如保安局長鄧炳強最近在立法會回應近期多宗持刀傷人案,表示「如果見到有人『神情奇異』、『口噏噏』、『有少少兇暴性』應及早通知警方」,實在令我非常吃驚。這種論調很易加強公眾對精神病的誤解和偏見,加深對患者的負面標籤、污名化和定型,甚至可能有帶頭歧視的效果,由政府官員說出來實在極為不妥,跟政府在推動社會精神健康上一直所做的工作亦背道而馳。我本來以為,總會有些關注團體或業界代表會就此發聲明或提出關注,可惜沒有看到,就只好在這裏提出。

是的,我們都討厭「官腔」回應,惟脫離官腔都不代表要草率發言。我相信官員的發言除了與政府價值觀脗合,亦應避免對社會有壞影響吧。

作者是民主黨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羅健熙]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