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中國經濟 心力仍足

發佈於

【明報文章】時至年中,盤點與研判中國經濟復蘇態勢,成為近期熱度議題。不過,部分西方媒體過度放大一些短期內的碎片化數據,或明或暗地為中國經濟覆上「陰霾」,乃至唱衰。這些聲音或是出於意識形態慣性,或是隔靴搔癢、霧裏看花,其實並未真正進入中國經濟的內在語境。筆者以為,理解中國經濟,離不開「心」與「力」兩個維度。

爬坡途中雖遇路障 保持向上心力可過關

毋庸諱言,當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問題和挑戰。一方面,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地緣局勢緊張、不同程度的「脫鈎斷鏈」在浮動、全球需求疲弱,疫後複蘇乏力。另一方面,內部結構轉型壓力不小,既要精準穩妥地逐步化解此前積累的問題,例如房地產和地方債;又要培育新增長點、刺激創新活力,且不搞「大水漫灌」。轉型時刻,當然不比站上山巔的激揚。爬坡途中勢將遭遇路障,暴露不少矛盾,但只要向上的心力仍足,過關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經濟之「力」有哪些表現?筆者認為至少涵蓋3個客觀方面:一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龐大市場體量;二是從橫向比較而言,中國擁有一個穩定的制度環境;三是中國近年在數字經濟、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突飛猛進,躋身世界第一梯隊的國家之列,未來潛力無窮。

相較於「力」的因素,「心」的因素對經濟的影響,似乎易被忽略。企業家精神面貌、社會整體心態,乃至社會倫理價值體系,都應被納入「心」的考察範疇。因為所有經濟活動都是人的創造,而人的心態風貌,既能反映經濟發展的氛圍,又能對之產生作用力。筆者近期參訪了幾家不同領域、不同體量的內地企業,其中有行業頭部的上市公司,亦有處於創業階段的「專精特新」企業。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能取得比統計數據更豐富的信息。

於筆者印象最深的是,這些企業展現了某種共性特質,即「向上看」、對標國際一流的雄心。他們從創業之初,眼光便瞄向世界,而不是僅把中國市場的成功作為終極目標。比如有家醫療方向的企業,在成立時就註冊了國際域名,老闆對此笑侃「說不定哪天我們就做到了世界500強」;如今這家企業已經上市,並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

再如一名智能製造領域的創業者對筆者直言,雖然在目前自己創業的方向,頭部仍被西方幾大巨頭壟斷,惟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斷突破,且背靠國內大市場,未來一定能發展出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某種程度上,這些從事實業的企業家是對中國經濟相當樂觀的一群人。他們深知當下的問題,但又在未來機遇的驅使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創建新的基業。

熱議「躺平內捲」 反映民眾仍追尋更好生活

從內地社會整體心態而言,「內捲」和「躺平」等時下流行語看似消極,實則反映了經濟轉型時刻的心路歷程。經濟新增長點在發育之中,民眾在就業等方面會感到不如過往高增長時代輕鬆,但大家對未來仍抱有期許。就此而言,內地的「躺平」更多是一種「吐槽」(發牢騷之意),因為真正的「躺平」是無聲無息。

當輿論場上熱議「躺」和「捲」,說明民眾仍然在追尋更適意的生活,而非消極以待未來。如從文化根性解釋,那麼重視現世生活的儒家倫理傳統,已然為中國經濟鍍上了一層積極的金色。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創造的經濟奇蹟,離不開傳統價值體系的滋養,未來仍將如是。總而言之,中國經濟心力仍足,「看多」中國才是明智之選。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