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中國版「星鏈」正式啟動 建設成本效益仍待觀察

發佈於

【明報專訊】據新華社報道,7月9日晚上7時正,一枚「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78次飛行。整篇報道約100餘字,相當低調。

但證實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消息,本版上月提及的中國版「星鏈」計劃──「GW星座」計劃終於正式啟動了!

據悉,早在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革委已明確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提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2020年9月,GW星座計劃正式發表,將會由新成立的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主導,調動航天和電訊兩大產業的資源,計劃一共發射12,992枚衛星,打造中國版「星鏈」。有內地媒體估計,GW可能是長城的英文(Great Wall)簡稱。

中國內地在同月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申請,計劃建立一個由12,992枚衛星組成的寬頻Wi-Fi衛星系統。其中,6080枚衛星將會運行在508至600公里的軌道上,而6912枚衛星運行在1145公里軌道上。兩批衛星使用頻段分別為37.5GHz至42.5 GHz,以及47.2GHz至51.4GHz。

在2021年和2022年,內地媒體曾傳聞,GW星座計劃將會在同年內啟動,但都落空了。今次終於不再跳票,而且還比大多數內媒傳聞的9月份早了一點。不過,GW星座計劃要啟動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如何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在ITU定下的限期前建設完成。這牽涉到內地「一箭多星」及可重用火箭兩種重要關鍵技術。

內地技術突破 上月創「一箭41星」紀錄

翻查資料,2022年2月27日,內地以一枚「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將22枚小衛星(總重量1.7噸)送入多條預定軌道,創下「一箭22星」的國內紀錄。今年6月7日,內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枚「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創造「一箭26星」的新紀錄。今年6月15日,內地以一枚「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41枚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以「一箭41星」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

客觀公平地說,內地在不足一年半的時間內,就由「一箭22星」發展到「一箭41星」,算是相當大進步。現時,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每次最多可以發射大約60枚星鏈(Starlink)衛星。內地的「一箭41星」與之相比,也可說是追趕到其三分之二。

可重用火箭仍處試驗初期

不過,內地在可重用火箭方面,起步太遲,進展也較緩慢。

據報道,由內地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自主研究設計的某型號液氧煤油發動機,在2021年7月16日作為一個亞軌道運載器的主動力裝置參加了首次試驗飛行之後,經過檢測維護,在2022年8月26日完成了重複飛行試驗。這是內地首次實現液體火箭發動機的重複使用,將液氧煤油發動機由只用一次變成使用兩次。無可否認,這一小步是意義非凡,但之後有沒有再重複試飛,一共試飛了多少次,至今未有報道。

因此,筆者有理由相信,內地的可重用火箭技術仍然處於驗證或試驗初期,與SpaceX獵鷹9號火箭的第一級早已可以重複使用以10次計,存在較大的差距。

根據ITU的要求,GW星座計劃必須在申請後7年內部署第一枚衛星,9年內部署衛星總數的10%,12年內部署50%,14年內全部完成。換言之,GW星座計劃的12,992枚衛星,最遲要在2034年全部發射入軌。筆者認為,以中國內地的「一箭多星」技術,以及不斷上升的火箭產能和發射頻率,還有新建的發射基地來說,要在ITU要求的期限前完成部署GW星座計劃,應該是辦得到的。

不過,若大量使用一次性火箭而非可重用火箭來發射相關衛星,建設成本可能會超過SpaceX的星鏈很多而已。

據悉,SpaceX的星鏈星座第一期規劃有1.2萬枚衛星,計劃在2027年前完成。現時內地有媒體流傳,內地相關部門去年曾定下目標,希望GW星座計劃在啟動後4年內完成部署,即是在2027年要將12,992枚衛星全部發射入軌。

筆者覺得,這個目標定得太高,難度太大,不太現實了。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科技觀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