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鍵一:決定留港的人 在看什麼新聞

發佈於

【明報文章】過去幾年,隨着多了香港人移居海外,陸續有學者和研究機構分析香港市民離港的原因。然而,在這一波離港浪潮,甚少人分析留港者的抉擇為何。離港潮之下,有一批人離港作為現象本身,分析價值固然較大;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當有一批人決定了離開,同時很多人在討論離港與否的時候,「不走」本身,也是一個決定。

選擇不走,也可以有很多原因。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時聽說一些人想離開、計劃離開,但一直未離開。當中有人想多搵幾年錢,有人一直未在外國找到理想工作,有人為了陪伴香港的親人,也有人純粹不捨得香港這個地方。

離開、留效或發聲

關於移民的研究,很多學者會引用經濟學家Albert Hirschman的經典著作Exit, Voice, and Loyalty。很簡單地說,他的理論指出,當員工對機構有不滿的時候,他們會有不同反應:有人選擇離開(exit),有人選擇忠誠留效(loyal);而留效的人,有些人會向上級發聲(voice),希望令機構變好。如果直接借用Hirschman的框架來分析移民決定,「離開」就是「用腳投票」,即是移民;「發聲」就是透過政治參與,希望政府改善管治;「留下來」就是忠誠留效。

在分析層面,「忠誠留效」這部分是很耐人尋味的,因為「不走」不一定等於「忠誠」。以工作為例,一些人留效,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更好的選擇。放在上述關於移民的討論,一些人留港可能只是想「搵多幾年錢」、陪伴至親等原因,不一定直接跟對香港的情感有關。

為了解留港市民的想法,我與浸會大學的袁瑋熙博士在今年初所做的問卷調查(註),有一節問香港市民的移民意欲和留港原因。在港的1977名受訪者中,44.2%表示「打算移民,但未有計劃」;11.1%「打算移民,計劃5年內走」;14%「打算移民,計劃兩年內走」;另外30.8%表示「沒有打算」移民。換言之,至少於調查期間,這三成人是在態度上沒有打算離港的一群。

就這三成人,我們進一步問他們的決定留港原因。在調查中,我們提出了6個原因,問他們哪些是留港的主要原因,最多可選兩項。它們包括(1)在香港的家人;(2)在香港的朋友;(3)在香港已經建立的工作事業;(4)在香港的物質生活;(5)在香港需要幫助的人;(6)香港是我長大的地方。分類來說,第一和第二項是親友因素,第三和第四項是物質因素,第五和第六項是地方歸屬感。

物質因素屬較次要留港考慮

在這個設計下,受訪者填選最多兩個選項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完全不選擇某個因素的選項;有可能觸及當中兩個因素的選項(例如選「在香港的家人」和「在香港的物質生活」,就是親友因素和物質因素各一);也有可能兩個選項都屬於同一因素(例如選「在香港的家人」和「在香港的朋友」,就兩者都是親友因素,在這結果下,也可以說親友因素是他決定留港的很重要考慮)。

表1是那三成表示不打算離港的受訪者的答案分佈。最明顯的是,當中七成人沒有選擇「在香港已經建立的工作事業」或「在香港的物質生活」。換言之,對大部分留港者來說,物質因素是相對次要的考慮。大部分的回應,都是親友因素和地方歸屬感各選了一項;同時,分別有大約一成人認為,親友因素、地方歸屬感是決定留港的最重要因素。

關於人口特徵與決定留港因素的關係,社經地位愈高的留港者,愈會因為親友因素而決定留港,物質因素對他們的關聯也愈小。人口特徵與地方歸屬感,則沒有顯著關係。

而留港因素與媒介使用習慣,是值得討論的觀察。鑑於近年除了傳統新聞媒介和網媒之外,多了一批新聞工作者發起新聞或個人專頁,我們在問卷調查中把它們分拆出來。從表2所見, 會因為物質因素而決定留港的人,較少透過新聞工作者發起的新聞或個人專頁接收新聞資訊;相反,因為地方歸屬感而決定留港的人,則比較多透過上述專頁接收新聞資訊。

藉媒介維持對此地的感情

因為親友因素而決定留港的人,比較少留意政治新聞、法庭新聞和政策新聞,畢竟親友因素屬於私人生活的事務,對於其生活重心很放在親友的人來說,他們較少注意上述類型的新聞,是很正常的。而因為地方歸屬感而決定留港的人,則比較多留意法庭新聞、社區新聞和關於社會上小人物的新聞。也可以說,因為對香港歸屬感而決定留下來的人,會比較留意香港社區、在自己身邊的尋常人和事,在新聞媒介和接收資訊類型方面,也會特別在意社會上需要支持和幫助的人。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相對於親友和物質兩種有明顯對象的留港因素,歸屬感是比較空泛的東西。對出於歸屬感而決定留港的人來說,他們需要透過媒介,看見其他與自己一起留港生活的人,以維持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關係和感情。

註:訪問樣本來自研究團隊於2020年初開始的追蹤調查,受訪者為曾經參與最少一次反修例示威的香港市民;本文數據來自第三輪追蹤調查,於今年初開展。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鍵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