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曾永康:地區康健中心在精神健康的角色

發佈於

【明報文章】政府早前公布的支援其他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加強措施中,提出在個別地區康健中心研究推出先導計劃,由社福機構合作跟進,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並及早轉介高風險個案。筆者對政府這個適時的決定表示歡迎,讓需要精神支援的市民更容易尋求協助。

地區康健中心(District Health Centre, DHC)旨在提供便利和價格水平相宜的基本醫療和保健服務,以及推廣健康知識,提升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交方面的互相協調;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無恙,還包括心理/精神健康。因此,政府有關建議在康健中心加上精神健康服務,是可取的。

推廣精神健康的好起點

據世衛資料,不到一半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會尋求專業人員幫助;更有一些研究指出,只有25%有精神健康問題者有正式求助,本地的真實情况恐怕更低於這個數字。社會污名化和歧視,是尋求精神健康問題幫助的主要障礙。值得留意,現時一般市民對地區康健中心的觀感較為正面——「非污名化」/non-stigmatization,一般認為它與精神病沒有太多關係,因此它在推廣全民精神健康上絕對是一個好「起點」,可讓市民逐步提升對精神健康的正確認知及「求助習慣」,進一步再減低標籤效應,提升大眾對精神問題的接納程度。

DHC在精神健康方面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它應包括三方面:推廣與預防、及早檢測、早期治療。

首先是精神健康的推廣與預防,應該要包括各種方式,例如定期舉辦講座及初步諮詢環節,提高市民的精神健康素養,促進大眾對精神健康的了解及關注,認識基本精神科疾病,以及提供指引,讓市民知道一旦發現有精神健康問題,應該如何自處。這可以及早預防當中大部分人的精神健康惡化,預防始終勝於治療。

其次是及早檢測。很多市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情緒或精神問題,不太清楚如何察覺精神出現問題,分不清是困擾或是真的患病。因此DHC應提供一個初步及快速篩檢,分辨有需要人士的精神困擾程度,尤其是對於主動求助的有情緒困擾者,中心應即時為其安排諮詢環節和相關篩查。

現時本港大學的科研水平達世界級,我們具備能力且有必要開發一款易於使用的流動應用程式,供大眾檢測自己的精神健康水平。倘超過一定水平,DHC應提供適切跟進,例如可考慮用自動預約系統,為有關市民安排到中心會見專業人員,盡快展開跟進;對於中度至嚴重程度的情緒困擾者,DHC應立即轉介至家庭專科醫生作進一步跟進和治療。

接着就是早期治療,特別是非藥物治療。對於識別出有輕度情緒困擾人士,不須在傳統醫療體系內的精神科跟進,中心應及早提供非藥物治療,包括輔導、社會心理介入(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或輕度心理治療等。

這個階段可以由3類非醫生的專業人員提供,包括護士、社工和職業治療師擔任。我們可參考現時在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提供的綜合心理健康計劃,由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及社福機構合作,提供精神健康輔導及支援服務。專業人員除了包括社工與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也是其中一員,負責推廣精神健康知識和提供各種適切的社會心理治療。

須訂中長遠人手規劃

要妥善實行上述服務,政府必須處理好人手配套。現時聘請護士和職業治療師已十分困難,若要再招聘有精神科經驗的護士和職業治療師,就更要有一個中長遠規劃。

總結而言,DHC的「加強版服務」,絕對有助提高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減少社會污名化和歧視,可鼓勵市民主動尋求精神健康方面的幫助。

作者是理大鄺美雲社會心理健康教授、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曾永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