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政府研提供名單 關愛隊探訪照顧者 社總:欠培訓涉私隱 狄志遠籲設溝通機制免重疊

發佈於

【明報專訊】社區照顧者及精神健康支援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政府表示研究利用「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加強支援,轉介有需要個案。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朱立威透露,政府研究方向包括提供服務使用者家屬名單,由關愛隊定期探訪。朱建議擴闊對象至其他高風險群組。社總會長張志偉指出,基本篩查和轉介需要專業訓練,關愛隊不宜介入正規服務。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憂慮關愛隊非專業人員,而部分社福機構反映兩者工作重疊、缺乏協調,冀設立溝通機制。

明報記者 鄭啟智

勞福局早前表示,正與社署探討由關愛隊向照顧者提供額外支援。身兼南區石漁關愛隊長的朱立威表示,政府一直與關愛隊討論如何加強支援照顧者,方向包括由社署提供服務使用者家屬名單,關愛隊定期探訪,如發現有需要個案可轉介社署或社福機構跟進。對於社區精神健康支援不足,他認為政府可考慮提供其他高風險群組名單,同由關愛隊探訪。他說曾與地區民政處討論關愛隊角色,初步方向是加強透過地區網絡尋找有需要者,再轉介專業機構跟進。

隊長倡提供高風險群組名單

朱立威冀政府為關愛隊義工提供基本培訓,辨識有需要個案,並設立轉介機制。立法會議員林素蔚建議政府安排關愛隊成員接受基本培訓,由地區康健中心與關愛隊協作,專門接收個案轉介。

民政署:倘發現有需要者 會轉介

對於會否向關愛隊提供探訪名單,勞福局回覆查詢時未交代具體方案,僅重申正與社署探討由關愛隊提供額外支援,研究所需資源、培訓及配套。民政署表示,如關愛隊在家訪時發現有需要住戶,會轉介專業服務機構跟進。

張志偉指出,最基本的篩查和轉介工作需要專業訓練,例如界定探訪對象的情緒壓力,探訪精神病患者亦適宜由受訓護士負責,認為關愛隊僅由義工組成,不宜介入正規服務,要求義工肩負專業責任亦不公道。對於由政府提供照顧者名單作探訪,他認為須考慮私隱問題,應先取得對方同意。張指出,關愛隊可負責噓寒問暖,遇到明顯有需要個案可轉介。他強調照顧者及精神健康支援不足癥結在於缺乏專業服務,關愛隊支援只是「隔靴搔癢」。狄志遠亦質疑關愛隊儼如當局「擋箭牌」,強調關愛隊可關心和慰問市民,惟評估有否精神困擾、家庭問題是專業範疇,憂慮關愛隊負責轉介反而加重工作負擔,變相「幫倒忙」。

狄憂評估不專業 轉介「幫倒忙」

政府在南區和荃灣試行關愛隊,至今運作約一個月。狄志遠稱社福機構平日亦會探訪長者、派發物資等,多個機構反映與關愛隊工作重疊,有必要協調,惟現時缺乏溝通機制。他說更多人關心有需要人士是好事,但溝通不足或導致探訪過於頻密,造成困擾。狄志遠建議社福機構專責輔導等專業服務,關愛隊則作為「保護網」,在需要或緊急時提供支援。

朱立威認同設立恆常溝通機制,稱民政處及社署可在地區加強協調和統籌,也歡迎定期與社福機構開會,有需要時支援後者工作。荃灣區議員、福來關愛隊長葛兆源認為社福機構和關愛隊的角色互補,前者專業但未必能廣泛接觸區內人士,關愛隊的社區網絡較強,最終社福機構獲轉介更多個案,相信對方會歡迎。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