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聖潑:「港車北上」促兩地交流 解決難題助港人融入灣區

發佈於

【明報文章】「港車北上」計劃早前開始接受網上登記抽籤,根據運輸及物流局數據,單單截至登記首日的下午5時,就約有9500輛私家車登記。由此可見,計劃相當受市民歡迎,不論是經商、旅遊還是回鄉探親等,駕車北上都有很大的剛性需求。不過,港車北上要順利推展,還需解決不少問題,在首日登記就有被指「已登記抽籤」等問題。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從理順網上系統、口岸擴容以至推動兩地驗車結果互認等方面,提升整個港車北上計劃,助力港人以更方便、更快捷方式融入大灣區生活。

看港車北上首日登記的情况,確實出現未如人意的問題。不少欲登記的車主登入網站,明明尚未申請,卻被指「已登記抽籤」,以致無法完成登記程序,更要擔憂車牌及身分被冒用。及後運輸及物流局修正,截至登記首日(5月29日)的下午5時,就有9000多輛私家車登記,反映計劃極受歡迎。

提升登記系統 適時增通車口岸

如同其他新措施,政府推出新舉措,包括涉及電腦和互聯網系統的,不時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筆者建議,政府汲取計劃登記初段的教訓,必須好好提升有關系統,給車主順暢的申請體驗。另一方面,由於現時未中籤的車主,需於下一輪重新登記抽籤,其實特區政府可以在登記網站增加選項,問車主「如未能成功抽籤,會否選擇自動在下一輪抽籤」,這樣既可省卻車主重複登記抽籤的時間,也不會減低車主申請港車北上的意欲。

由於現時成功申請的車主只能駕車在指定口岸,即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有立法會議員就認為,港珠澳口岸設計時並未考慮到會有港車北上計劃,政府應留意大橋口岸的處理車流能力,增加處理人手。

筆者認為,在計劃初期只開通單一口岸是合理的決策;但如果港車北上計劃順暢,特區政府應該積極與內地商討,適時增加通車口岸,例如是蓮塘/香園圍口岸等。事實上,現時「澳(門)車北上」申請程序較港車北上簡單,將來港車北上在申請禁區紙等問題上,亦有改善或簡化空間。

自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以來,筆者就非常關注車輛往來兩地的問題。鑑於通關初期出現過「兩地牌」車主未能預約跨境驗車服務的難題,筆者就建議過兩地檢驗標準銜接、檢驗結果互認,並在兩地增加認可的車輛檢驗中心,車輛只要在兩地其中一地驗車一次,就可以在兩地行駛,既省時又方便。由於港車北上性質類似,有關倡議亦變得更具意義。

增加認可驗車中心 銜接兩地檢驗標準

因應港車北上,全港唯一認可提供跨境車輛檢驗服務的「中國檢驗」(中檢),計劃新建設共20條車檢線。據傳媒報道,新建的20條港車北上專用檢測線,每日檢測能力達700多輛。現時全港有超過40萬輛車符合港車北上資格,如果將來增加名額,以至發展到再無限額,以40萬輛車為基準,現有服務未必能滿足所有需求。

為方便兩地牌車主或港車北上的車輛,也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地居民交流,筆者還是極力倡議兩地政府增加認可的跨境車輛驗車中心,同時推動檢驗標準銜接、檢驗結果互認,掃除港車北上的種種障礙。兩地政府推出港車北上計劃,其中一個用意在於促進兩地融合。既然如此,政府理應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為市民創造更便利條件,進一步促進灣區互通,貫徹「把好事辦好」的原則,推動港人融入灣區生活,助力國家發展及建設。

作者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北區防火委員會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聖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