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方可成:當記者罷工討薪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周,《紐約時報》記者迎來一場重要勝利——經過長達兩年多的談判,他們終於大幅度加薪了,薪資漲幅從10.6%到12.5%不等。漲薪後,該報記者的工資中位數達到每年16萬美元(約125萬港元);而整個報社的最低工資標準,也從每年3.75萬美元大幅上調到6.5萬美元(約51萬港元)。此外,他們還獲得一系列福利,包括可以在家遠程工作,以及工作每滿10年可額外獲得4個星期帶薪休假。

這一切來得頗為艱難。在兩年多的談判過程中,員工們組織的工會採用了許多手段,有逾1000人聯署寫信給報紙出版人A. G. Sulzberger,直言「我們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甚至,他們還在去年12月組織了一整天的罷工——這是《紐約時報》在最近半個世紀都沒有出現過的情况。

《紐約時報》員工的勝利並不是孤例。最近幾年,組織工會、要求更好的工作條件,已經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股風潮,而它折射的則是新聞業的新變化。

不透明與不平等的薪酬體系

記者組織起來討薪,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媒體的薪酬狀况不佳。一方面,受社交媒體衝擊,全球新聞行業在過去十多二十年都很不景氣,蛋糕無法做大,頻繁裁員和普遍低薪成為行業常態。另一方面,蛋糕的切分方式也存在嚴重的不平等問題。

在跟管理層的談判中,《紐約時報》工會就指出:報社近年來花大金額收購其他公司,並且多次回購股票以回報投資者,但卻不願意從這些錢裏拿出一部分來回饋前線員工。在各家媒體,管理層與一線記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往往堪稱巨大。

另一種最普遍的不平等現象,是不同性別之間的差距——同樣的資歷、做同樣的工作,男記者的收入往往比女記者高。這種現象已經被世界各地的研究反覆確認。比如,在擁有《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女記者的薪酬只有同崗位男記者的85%。

2018年時,BBC(英國廣播公司)中國新聞總編郭艾莉(Carrie Gracie)宣布,由於在類似崗位上的收入低於男同事,她選擇離開現任崗位以示抗議。她表示,BBC內部的薪酬文化一直是偏袒男性,而這一秘密直到政府要求BBC公開高薪人士名單才被揭露。

在美國,不同種族之間的薪酬差距也非常明顯。《華盛頓郵報》工會2019年發布的數據就顯示,在同樣的崗位和資歷條件下,女性有色人種記者比白人男性記者一年要少拿3萬美元(約23.5萬港元)的收入。

求職招聘網站「Glassdoor」一份報告則指出,媒體行業同樣崗位的男女員工薪酬差距達6.6%,屬較高水平;相比之下,教育行業的差距只有3.3%,餐飲業的差距只有3.2%。

這些現象令人唏噓之處在於:記者為社會正義奔走、為弱勢群體鼓呼,但是,新聞媒體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在媒體內部也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好在,媒體人善於調查和總結信息,並且善於溝通和行動,他們正在藉工會等方式改變現狀。《紐約時報》工會的勝利,對其他媒體的記者也是極大的鼓舞。

不僅僅是為了錢

在美國,工會於過去四五十年間一直處於不斷衰落的狀態,各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愈來愈少加入工會組織。然而,有極少數行業的工會卻在近來不斷發展壯大,新聞業就是其中之一。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已有16%記者加入工會;另外還有41%記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媒體暫時還沒有組織工會,但是一旦組織,他們就會加入。年輕記者尤其對工會有興趣,在18至29歲記者中,有77%要麼已經加入工會,要麼會在工會成立後馬上加入。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記者——尤其是年輕記者——加入工會的原因並不僅僅是為了錢。薪酬當然很重要,但他們也希望通過工會爭取到其他方面的改變。

例如,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不少媒體的記者都被要求在撰寫常規稿件之外,還要為社交媒體平台提供各式各樣的新內容。有員工就希望通過工會發出聲音,告訴老闆:為了出產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我們不能做那麼多額外的工作,我們要有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如果一定要讓我們做額外的工作,請妥善支付加班費用。

也有記者希望,他們可以有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有意義的選題,而不是僅僅從編輯部領取選題或追隨新聞熱點。這樣的訴求,如果是個體記者單獨向領導提出,往往不會被重視,訴求不會得到滿足;但是,如果很多記者聯合起來,通過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管理層就有可能會正視,並回應這樣的訴求。

主動推進行業積極改變

再比如,最近幾年愈來愈多媒體拆除新聞內容和商業廣告之間的「防火牆」,讓廣告以「軟文」形式出現在新聞版面。在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的記者看來,這是一種違背新聞業價值和倫理的做法。因此一些媒體記者認為,可以通過組織工會形式向管理層明確提出他們的關切,要求明確區分新聞和商業推廣性質的內容,保護媒體品質和原則。

還有很多媒體的工會,會在與管理層談判的時候強調,希望加強媒體內部的多元化,在招聘的時候要重點考慮少數族裔、LGBTQ(性小眾)、殘障人士,以及其他弱勢群體,要在涉及少數、弱勢群體的社會議題上表明自己的態度。可以看到,這樣的議題惠及的是潛在應聘者,已經完全跟現任記者的薪酬福利無關了——它代表的是一種希望影響和塑造媒體機構內部運作的努力。

這些現象都表明,新一代的美國記者正在改變「組織工會就是因為對工作不滿」的刻板印象,他們轉而強調:大家組織起來,是為了彼此幫助,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好,是為了令整個行業發生積極的轉變。換言之,一起行動,不僅僅是為了抵抗消極的影響,也是為了主動推進積極的改變。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