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從官員對「2元乘車優惠」的回應 可見其政策理念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2元乘車優惠」的年齡資格,自去年2月起下調至60歲;實施一年多後,該政策近期突然被廣泛討論。事緣,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關注「2元乘車優惠」對庫房造成的壓力;特首李家超上周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傳媒問及他的看法,他回應的重點既不是「維護」既有政策,亦不是「否定」該政策,而是指當務之急是了解政策有否被濫用。

一個看似簡單的民生政策,其實已牽涉現屆政府的政策理念和理財觀念。提防濫用的措施,是為了確保政策實施不會偏離理念,理應不是市民最關注的要點;更何况,何謂「濫用」,本身就受政策理念所影響。

作為市民,最想從特首口中知道的是現屆政府是否同意「2元乘車優惠」的政策理念?上屆政府曾就此政策估算財政承擔,當時的估算是否仍然準確?如今天的公共財政狀况跟3年前有別,政府認為有需要縮減開支,為何「2元乘車優惠」是一個率先要檢視的項目?這就涉及本屆政府的理財觀念。假如我們把政策討論的次序調轉,大家所討論的就不是政策,而是執法了。

現屆政府是否同意「2元乘車優惠」理念

張炳良接受訪問時提到,曾蔭權政府提出2元乘車優惠,原意是希望長者不會因為交通費而變「宅老」。梁振英政府秉承該理念,在任時亦加強了社區的無障礙設施,方便長者出入。林鄭月娥政府在2020年公布10項「着力基層、為民解困」的政策措施,把2元乘車優惠年齡資格由65歲降低至60歲。根據時任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在2020年1月26日的網誌中解釋,政策整體上能夠帶來以下的社會經濟效果:

把年齡資格下調,有助減低60至64歲人士工作的交通開支,從而鼓勵他們就業(當時,全港60至64歲的勞動人口參與率約48%,即該年齡群的勞動人口中,約有一半人正就業);對於沒有就業的60至64歲人士而言,政策則有助鼓勵他們維持活躍的生活,以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

假如現屆政府同意這些說法,那麼「長車短搭」、「一日多搭」等,都不應構成「濫用」,因為政策本身就是為了鼓勵60歲及以上人士外出,甚至藉此鼓勵就業。後來當局解釋,特首口中的「濫用」不是針對以上情况,而是針對不符資格卻享用了乘車優惠的人。那麼,撇除「長車短搭」、「一日多搭」的出行模式,加上樂悠卡和營辦商查票等防止濫用措施,餘下還未揪出的「濫用」個案,到底有幾多?要再加強打撃濫用,還會帶來幾多效益?相信再多,都不會對我們的公共財政有明顯影響。

另一點是「2元乘車優惠」與其他政策的關係。現時勞動人口短缺的情况比起2020年嚴重,當我們正討論要輸入幾多外勞時,進一步釋放60至64歲年齡層的勞動力,是否現屆政府的應對方法之一?如這是方向,那麼讓60歲及以上人士享有2元乘車優惠,也許有鼓勵性的作用;但如果這項優惠缺乏其他配套、「中高齡就業計劃」的內容維持不變,相信無論是站在僱主的立場,還是站在潛在勞動人口的立場,釋放額外勞動力的誘因並不強烈。

下調年齡資格 是否符合政府理財觀念

上屆政府在考慮「2元乘車優惠」的長遠財政影響時,曾反覆提及60至64歲人口將會於2024年到達頂峰(約60萬人),過後便會開始下降;到2061年,這個年齡群的人口將不足40萬。換言之,上屆政府雖然認為把優惠的年齡資格下調,會令經常開支增加,但不同意所衍生的財政負擔會「愈來愈重」的說法。

不過,當時政府亦承認了一點,就是他們沒有60至64歲人士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準確統計資料,亦不容易估計優惠推出之後,對該年齡群組的交通工具使用率會有多大影響。去年2月至4月的統計數字也不能作準,因為疫情影響了市民的出行習慣(詳見羅致光於2022年4月17日發表的網誌文章)。惟由於上屆政府始終要制定相關預算,故他們當時推算60至64歲人士每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次數,大約是65歲或以上人士的2至3倍。

現屆政府是否同意這些推算?這3年來,疫情和油價上漲令公共交通加價,導致政府在這項優惠上「包底」的負擔增加。相信在政策設計的當刻,這些問題未有被全面預視。把近幾年的公共財政狀况納入考量之後,現屆政府決定要調整政策,還是寧願縮減其他開支都要讓60歲及以上人士享有2元優惠,就是因應其理財觀念所作出的取捨。

解釋政策理念,本來就是官員的責任;就算這項政策是由上屆政府提出,當時的部分官員也留任到今屆,故政府換屆不代表解釋的責任就沒有人承擔。特首說會把不同意見納入考量,筆者希望會得到更清晰的答案。當官員能夠完整地交代整套政策理念,持其他立場的人在此基礎上辯論,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公共政策討論。加強打撃濫用,充其量是向市民釋放一個信息,就是「不應濫用珍貴的公共資源」;政策背後的理念更重要,因為它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價值觀與解決問題的順序,它亦是制定政策的基礎及檢視成效的標準。

如要調整 應怎樣調整

假如我們同意「2元乘車優惠」的政策理念,但為了平衡公共財政的隱憂,那麼透過把車費由2元加到3元、限制每天的車程數目等,都是可以探討的方向。在此,筆者留意到不贊成把優惠年齡下調至60歲的前官員和議員,都以「輕率」、「從根本處理問題,做不來」等形容政策覆水難收的狀况。

當然,他們所說的都是民生福利政策,惟整個有關「2元乘車優惠」的討論,正好再一次提醒我們審慎評估政策的重要,因為變數永遠都存在。本屆政府推出各項大規模發展計劃,假如當中的計算有誤,所謂的「無底深潭」,就不止100億元。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