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筱魯:基建先行雙軌並重 共建城鄉對接大局

發佈於

【明報文章】「基建先行,創造容量」是特首李家超在選舉時提出的重要承諾,並在他首份施政報告勾劃未來的基建策略與藍圖,以落實其承諾。未來5年、10年正是香港開創新局及實現新飛躍的關鍵建設與重構時期,筆者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改變過去政府「輕鄉郊,重市區」的格局,以前瞻的大局思維,將「承諾」同時體現於新發展區及城鄉共融、郊野保育的發展中,做到雙軌並行,才能對接香港未來的發展大局。

過去多年,政府官員在處理城鄉發展問題上一直存在「輕鄉郊,重市區」情况。有路、有水、有電、有網絡、有水冲廁,隨處可見有牌食肆,這些生活所需所要,對居住「市區」的「市民」來說都是理所當然、觸手可及。然而對不少居於「鄉郊」的「鄉民」而言,仍是遙不可及。

政府官員猶如假設鄉郊地區,尤其是偏遠鄉郊的鄉民或到訪的遊人,並沒有這些生活上的需要。有關想法、做法不單不合情理,更可惜是,這更成多屆政府官員延續以往施政偏差的徵狀。

「基建先行,創造容量」是前瞻性、領先性、策略性的,是由願景去帶動,即政府非等待新區居民全數入伙,才確認需求之迫切,繼而才研究如何回應當區的交通基建配套需要,最終造成「交通基建滯後社區發展」的嚴重落差。

事實上,新界交通網絡發展一直如「斷橛禾蟲」,別說難以對接及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部分鄉郊地區甚至缺乏道路連接,不少村落因沒有道路連接,連最基本的消防和救護服務都沒法提供。這亦是令鄉郊多年發展「速度慢、範圍小、容量低、落差大」的主要原因。

應掃除「輕鄉郊重市區」雙重標準

筆者一向提倡「認真保育、認真發展」,鄉郊建設與自然保育並無衝突,但政府在處理鄉郊地區的基本發展配套需要時,往往以基於現况需求及成本效益為依據、作判斷,最終造成因缺乏基本設施,致土地嚴重荒廢、居民陸續遷離的惡性循環,令原本承載着本土社會經濟活力和具備深度文化生態旅遊潛力的鄉郊,變成野外地方,嚴重窒礙鄉郊活化和可持續發展。

誠然,「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重點,是敢於制訂前瞻規劃、拉動未來發展,政府實應透過北部都會區的政策層面,重新審視及掃除以往「輕鄉郊,重市區」的雙重標準,並重新以「城鄉共融」的規劃原則,以「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以前瞻的大局發展觀,帶領香港前行,中斷「交通基建滯後社區發展」問題,真正做到「基建先行,創造容量」。

冀政府以大局觀突破政策盲點

北部都會區是帶動香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其中一個主要引擎,政府不能忽視概念中「雙城三圈」內任何一圈的基建配套需要。當中東北部的生態康樂旅遊圈,正好是突破過往這些政策盲點的重要試點。

另外,政府推出大嶼山保育基金和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以推動和落實鄉郊保育、小型工程及支援復育等工作。筆者期望政府部門能同樣以大局觀突破政策盲點,盡量拆牆鬆綁,將有利鄉郊地區重新發光發熱,對接發展大局。

鄉郊文化及自然環境保育需要策略,更需要維持社會經濟層面的持續性。以國家重點保育的九寨溝為例,利用核心區的景觀促進周邊地區旅遊建設,是值得參照的案例。

筆者想借香港一套小本製作的電影《緣路山旮旯》為例,電影場景令成千上萬遊人探訪幾近荒廢的百年古村;惟交通設施長期滯後,若配套持續不足,市民大眾對古村的興趣熱情,恐如煙花般一閃即逝。

筆者期望政府領導層能將北部都會區與可持續大嶼的發展大局觀,有效地向相關部門層層推動,以促成更多更具價值的鄉郊發展案例,既保存鄉郊地區獨特環境,亦讓鄉郊環境完善香港城市多元面貌,鞏固香港「宜居、宜業、宜遊」多面功能,以強化香港作為區域中心的綜合磁力,讓這顆東方之珠閃得更光更亮!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筱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