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許濤:中國與中亞「深耕」睦鄰友好示範田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國漢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儘管對於這段話所體現的科學性和歷史邏輯,曾有許多後來學者予以褒貶不一的評價,但這畢竟代表了中國史觀的一個時代,而且也反映出植根於黃土地的中國西北民間質樸的因果觀。中國文明發展史上的無數重大事件和影響要素,或許真的與西北有一種內在關聯。

確立政治互信 保障中國中亞友好關係

近日於中國西北的陝西西安,召開了一場世人矚目的會議。中國與中亞五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元首齊聚這裏,舉行中國-中亞峰會。這不僅標誌着中國與中亞國家睦鄰友好合作關係進入了一個更高、更緊、更務實的階段,也將成為中國西部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亞國家獨立31年來,中國與中亞各國間的關係快速發展。首先在政治上,雙方確立了高度互信關係。這既包括在國家元首層面的密切往來,也包括政府、議會及相關部門間形成的對話和合作機制。這種政治上互信關係的建立和鞏固,成為中國與中亞各國友好合作關係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在安全上形成了攜手解決和應對共同威脅與風險的模式。基於化解冷戰時期遺留爭議問題和對抗狀態的一致訴求,中國與中亞國家建立起通過對話與合作,形成集體受益的安全環境;並通過在這一地區的安全實踐過程,逐漸完善和確立了為各國普遍認同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第三,在經濟上基於為各國人民謀福祉的理念,在資源稟賦既存在重大差異,又有着強大互補性的前提下,中國與中亞國家建立起廣泛的互利合作關係。特別是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合作倡議後,中國與中亞國家間合作關係的發展得到大幅提升。

中亞是古代「絲綢之路」所滋養過,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動、共鑑而繁盛一時的地區,對互聯互通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的意義,有着獨到的理解和歷史認知。哈薩克、塔吉克等國領導人,最早作出了把「一帶一路」建設與本國經濟發展戰略相對接的決定,體現出對共同發展與互利合作的理解和訴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來,中亞地區成為世界上「一帶一路」框架內國際合作成果最豐碩的區域。

基建合作項目對全世界具示範效應

世界上最長、參與國家最多的「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不僅滿足了中國天然氣市場每年15%的需求量,而且也使中亞國家實現了能源立國的發展戰略;吉爾吉斯新北南公路的修建,在把曾被數條山脈長期阻隔成差異懸殊的兩大區域連接起來的同時,還可以成為對接中國、塔吉克、哈薩克和俄羅斯的重要通道;烏茲別克「安格連-帕普」(Angren-Pap)鐵路上的甘姆奇克隧道(Qamchiq Tunnel)通車,結束了從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到安集延(Andijan)需穿越他國領土的歷史。這些重要項目不僅為中國和中亞各國社會帶來實惠,而且對更廣大的地區及全世界產生着示範效應。

結成命運共同體 保持抵禦風險的定力

同在這10年中,新冠疫情蔓延、中美貿易戰、烏克蘭危機等接連在歐亞地區發生,使這一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地緣政治板塊增加更多發展變數。尤其在2022年,哈薩克「一月事件」、塔吉克的暴力襲擊事件、烏茲別克騷亂事件等的發生,更是把中亞地區推上了歐亞變局的風暴眼。在這種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地區局勢下,中國領導人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同10年前的「一帶一路」倡議一樣在中亞各國引起熱烈反響。

通過合作實踐,中亞國家領導人愈來愈清晰認識到,只有結成講信修睦、安危共擔、共謀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在世界百年變局的面前,保持抵禦各種風險的定力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底氣。

去年1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發表講話時,引用了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一句名言,「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與中亞各國元首互勉。今年中國-中亞峰會的召開,為中國同中亞國家並肩建設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一層最有力的政治保障。

作者是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副所長兼中亞研究室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濤]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