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汪辜會談30周年 「九二共識」過時了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4月27日,「汪辜會談」將屆滿30周年。與此同時,台灣島內近來圍繞「九二共識」的爭議不斷。30周年之際,九二共識到底是「活過來了」還是「已過時」,筆者以為,最為重要的是在台灣民眾心中,該如何體認九二共識。

邁出兩岸關係歷史性一步

30年前,海協會負責人汪道涵與海基會負責人辜振甫在新加坡見面,討論兩岸事務性質的問題,並簽署4項協議,邁出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步。汪辜會談彰顯了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基礎的重要地位,創造了和平解決爭端的可能,兩岸民眾從此獲益。

30年後,兩岸及世界局勢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一大變量是中國大陸體量升至世界第二,直追美國,成為世界格局中一個重要平衡力量。這為世界帶來機遇和希望的同時,也遭美國阻遏。中美博弈加劇,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加速演變。

此時的台灣,一方面身處中美夾縫之中,進退維谷。派遣訓練教官駐台、售台400枚反艦導彈、鼓吹台灣家庭擁槍……「美式護台」日益將台灣年輕人養成「炮灰」,台島日漸「火藥桶」化。中國大陸對美台勾連「切香腸」亦愈發嚴厲「止損」。島內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無不與政局高度牽連。人心之中,常常有炙烤感、拉鋸感,焦灼與不安日增。夾雜着外部干涉、地緣競爭、意識形態交鋒的兩岸關係,令台灣民生與民心均負載過重。

台灣為民生民心鬆綁

密鑰在於「九二共識」

而另一方面,兩岸交流交往趨頻,但台灣對大陸仍有相當多的認知空白與認知偏差,「大陸高鐵沒有靠背」的笑話就是一例。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日表示,九二共識在台灣已經被污名化,並說台灣民眾其實不知道什麼是九二共識。據島內媒體報道,到過大陸的台灣民眾只有800多萬,不到台灣人口的40%。加之島內常年輿論操縱,許多民眾「盲陸」與「恐共」並存。淺淺的海峽,實則構成認知上的巨大鴻溝。

九二共識達成時的背景雖與今日不同,但放在台灣內憂外患的現狀來看,台海動盪的緣由恰恰在於否認和拒絕九二共識。而台灣跳出悲劇式預言,讓民生解套、民心鬆綁的密鑰,恰恰也在於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其所體現的精神是求同存異。

無論島內現執政黨如何試圖使台灣社會「去中國化」、灌輸「獨立國家」思想,但「一中」就是台灣問題的實質。國際條約、聯合國大會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台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憲法」與「憲法增修條文」等清楚明示「一個中國」的緣由、框架和原則。這是台灣所有問題之「本」,唯循這一事實,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捨本逐末,則台海必然不太平。

孫中山早就預言,「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統一既是遵循「一中」的必然應有之義,也是台灣破局之道。統一意味着台灣民眾能夠背靠大陸,享有更寬闊的國際發展空間、更充足的發展機遇,擁有穩定的經濟成長環境、盡速改善的民生和安全的社會環境;當然,也意味着心理層面的安定和尊嚴。何樂不為?

求同存異乃兩岸處事智慧

這一過程,最適宜的方式是求同存異。九二共識達成的過程本身,體現着求同存異的方式。汪辜會談亦是在求同存異、平等協商的原則下,為兩岸協調和處理有關事務樹立了一個可資依循的模式。不久前,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登陸」期間的有關言論,大陸就表現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誠意。求同存異是兩岸都能理解的處事智慧,是原則性、靈活性與包容性的統一。

時過境遷,但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非但未過時,反而有了更強的時代性和緊迫性,其生命力來源於正當性及所蘊含的智慧。它不僅是民族大義所在、是定台海的神針,亦是台灣民眾真正福祉所繫。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